6月23日至24日的兩天里,螞蟻鏈有兩件事出圈了。
一是23日支付寶和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合發布兩款 NFT 非同質化代幣,全球限量發售的敦煌飛天和九色鹿皮膚賣“爆”了,初始發行單價僅為10個支付寶積分+9.9元的兩款皮膚,在二手交易平臺“咸魚”上最高被炒至150萬元人民幣一個。到6月24日,“咸魚”上已經搜索不到相關交易的信息了。
二是螞蟻鏈在
杭州發布了
區塊鏈高速通信網絡BTN (Block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這是一個面向全球可信數字網絡建設的通信技術方案。
從象征意義來看,前者是
區塊鏈技術走進日常生活,在C端市場的一次場景嘗試。后者則是區塊鏈技術的“基礎建設”更進一步。
而不管被動還是主動的引爆,螞蟻鏈向外界傳遞的強烈信號是:其在區塊鏈領域的嘗試是多元化的,兼顧商業應用與底層技術。
支付寶NFT皮膚火爆
6月23日零點,支付寶在“螞蟻鏈粉絲粒”小程序上限量發售了兩款敦煌飛天和九色鹿付款碼NFT皮膚,這兩款皮膚各限量8000份,迅速被搶光。這兩款NFT是由支付寶和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合推出,發行方是杭州鮮活萬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根據支付寶介紹,上述NFT指具有獨創性的藝術作品復制于螞蟻鏈指定的存儲空間,并在螞蟻鏈平臺發行的唯一對應的虛擬憑證進行標識的數字作品。該NFT發行方為杭州鮮活萬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NFT版權由發行方或原作者所有,除另取得版權所有者書面同意外,不得將NFT用于任何商業用途。
6月24日,支付寶再次推出動漫作品《伍六七》付款碼皮膚。同樣發售兩款皮膚,分別為伍六七皮膚和伍六七玄武國皮膚,依然采用全球限量發行16000件。發售時間為6月24日0點和14點2個時間段。
然而,支付寶這次NFT的設計方案與購買方式也引發了業內的質疑,普通用戶能直接用人民幣購買NFT極大降低了參與門檻,但它的流動性遠不如
加密貨幣行業里的NFT,后者主要通過ERC721、ERC1155等區塊鏈協議發行且存儲于
以太坊等公鏈網絡,且具備充足的流動性,可在Opensea等平臺上自由交易、轉讓。
一位長期關注區塊鏈技術的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個人認為支付寶此次NFT是對文創皮膚的支付網路的一次實驗性樣本累積。普通的頁面皮膚就是一串像素分布的代碼,NFT可以看作和本次支付中的交易加密口令嵌入。他預期,后面會有一些支付場景的定制化聲光效果表現,以商業機構的邏輯差不多是可以在支付寶的支付平臺上販售錢包,和紙質人民幣時代的各類錢包一樣的個性化或炫耀式消費的表達。
螞蟻鏈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此次兩款NFT不是代幣,螞蟻鏈此舉旨在鼓勵并推動數字創作的知識產權保護。“NFT可以幫助明確權利所有者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未經所有者授權,使用者無法進行二次利用,這對于尊重數字內容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都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此前,螞蟻鏈此前已經推出的數字版權保護平臺“鵲鑿”,該平臺依托于螞蟻鏈的區塊鏈和AI技術,可以為原創作品提供從創作、傳播、保護、收益保障登記到維權的全流程服務。
在虛擬幣炒作被監管嚴格限制的當下,區塊鏈技術已經與“
幣圈”劃清了界限,但它依然面臨著技術如何在商業項目中落地的難題,否則,技術與產品、場景的互相驗證從何而來?
上述專業人士認為,本次支付寶NFT是一個正面積極的嘗試,本身這次不具備交易流通屬性,是一個中心分發認購的商品供給,而不具備代幣屬性;幣圈的一刀切在
金融穩定的角度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不過對于區塊鏈技術可用的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計算的算力集約化會失去研究驗證的場景,這樣一種結合支付工具的非交易嘗試可以說是給區塊鏈計算基礎設施開發提供了一個實驗空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