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華:根據現在科學的分析表明,全球的地表溫度升高了1.1度。大氣中間二氧化碳的濃度也從工業革命前的280個ppm,增加到現在的415個 ppm(百萬分之415),這些都是屬于科學觀察的數據,科學記錄的數據,這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溫度升高也是無處不在的,海平面升高應該是有18個厘米,這個也是事實。如果我們相信這樣一些事實的話,自然環境是被人類的活動改變了,這個是不容爭議的事實,這是一點。
第二點,我們現在說要人與自然和諧。領導人提出我們要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如果說我們要與自然和諧、與自然和解,我們要與自然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話,那么人是不是應該尊重自然,適應自然,保護自然,而不應該去破壞自然,危害自然?我們是不是應該減少我們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如果說我們要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的話,我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是不是跟我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是完全一致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是我們應該做的。
第三點,我們地下的化石
能源經過工業革命以來的開采,有些地方已經是沒有了枯竭了。比如
甘肅的玉門油田是沒有了,
大慶油田每年的開采量也在逐年下降。我們地球就這么大。地下的化石能源這個是有限的。地球的生命如果是以40億年計的話,我們人類在地球上至少要生存繁衍1億年,如果1億年沒有的話,也要有1000萬年。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如果按照我們現在這樣一種方式能夠支撐1萬年嗎?更不用說1000萬年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現在轉向可再生的能源。對于我們人類的未來,難道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從這三方面看,我們不談氣候變化,我們應該怎么做就很清楚了。
經濟學家圈: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實現碳中和更難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