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告指出,版權與文化和創新有著天然的聯系,強化版權保護是推動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由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轉變的關鍵所在。據統計,2016年中國GDP中的7.33%來自版權創意產業,2017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達6365億元。
但是業內普遍認為,內容消費時代,
區塊鏈作為一項技術仍然相當年輕,將
區塊鏈應用于版權保護的落地方案還需要實踐去探討,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版權保護的應用研究具有潛在的巨大價值,符合版權保護是鼓勵創新的根本宗旨。
具體來說,當前區塊鏈存在性能的瓶頸,幾乎難以實現公有鏈的生態環境。而如果整個互聯網的數據記錄分散在不同的區塊鏈系統,且彼此直接沒有統一認證并識別的方式,就無法實現在全網的自動標記、識別和保護,最終又回到中心化平臺的公信力問題。
據介紹,當前的做法是在
聯盟鏈中引入具有權威性的版權認證機構,比如國家版權保護中心、公證處、律師事務所和各種協會組織,共同維護區塊鏈版權平臺生態的公信力。
最后,就算區塊鏈解決了前期版權歸屬問題,還需要解決后續侵權檢測、維權問題等等。
專家建議,區塊鏈數字版權的推進離不開版權管理機構的配合,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區塊鏈在數字版權保護領域的嘗試和發展。在傳統版權認證中引入區塊鏈作為工具,對原創內容進行區塊鏈化,打破“維權難”的局面。同時,推動版權法完善也是迫切之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