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無論是傳統版權業務,還是
區塊鏈版權,對數字內容的確權都是一大難點。
“首先,抄襲/侵權的界定就比較模糊,存在很多主觀的因素。比如,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抄襲的人可能只是截取了其中一段,或者進行了刪改,湊成了一篇新的內容,這種情況怎么判定?”一位從業多年的資深媒體人告訴人民創投·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無法分出這兩篇文章是不是同一篇文章,甚至無法確認內容歸屬的真偽,版權記錄離版權保護很遠。”
這位媒體人告訴記者,在實際版權登記中,關于作品的內容、創作過程、獨創性描述等方面,采用人工審核,進而驗證作品的原創性和價值,這部分工作是區塊鏈技術解決不了的。涉及到圖片、視頻等新媒體內容的版權保護問題,區塊鏈更是無能為力。
此外,在他看來,上鏈信息本身的真偽與歸屬這個結依然無解,意味著區塊鏈只能版權記錄,但做不到版權保護。
對此,吳鵬認為,區塊鏈版權最大的意義在于降低了被侵權的風險。“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和刪除,這就意味著,一旦你拿到的版權實際上是抄襲來的,這個證據也會被永久保留下來。”
此外,區塊鏈技術與
人工智能等手段相結合也是區塊鏈版權下一步發展方向。比如,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能結合運用,當版權核心信息存儲于區塊鏈上時,可通過人工智能檢索出有關侵權文件或侵權行為,并與鏈上信息進行比對。一旦比對成功,則可以自動進入維權階段。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