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日,
幣圈、礦圈中的多家知名企業紛紛表態停止向中國大陸境內用戶提供相關礦機服務,以應對政策帶來的風險。
據了解,如果說礦場是一個
比特幣挖礦硬件設備的集合,那么礦池則是礦工們算力的集合。具體來講,礦池就是一個開放的、全自動的挖礦平臺,礦工將自己的礦機接入礦池,貢獻自己的算力共同挖礦然后獲得收益。
“
火幣暫停向國內用戶提供礦池托管服務。”有接近火幣的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礦機商城業務全球化發展步伐日益加快,為了集中精力拓展海外業務,礦機商城決定暫停為中國大陸境內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老用戶所持有礦機的解決方案隨后會通知客戶。
萊比特礦池CEO江卓爾在微博中表示,“聯合挖礦業務不會再對中國大陸開放了,后面主要在北美部署礦場挖礦”。此前,有媒體報道江卓爾曾在微博宣布萊比特幣礦池停止中國大陸境內客戶礦機代購服務。不過,記者發現,相關微博并未存在。記者向江卓爾求證此事,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礦池服務商比特小鹿、火星云礦也相繼宣布,為積極配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監管精神,支持挖礦行業合規化發展,將屏蔽所有中國大陸地區IP,進一步確保平臺不向中國大陸地區居民提供服務。記者進一步發現,比特小鹿官網目前已無法打開,顯示“我們無法為該地區的用戶提供服務”。火星云礦網站也無法打開,并也有類似的表述。
美股上市公司比特礦業則宣布在美國以及哈薩克斯坦投建礦場。比特礦業表示,擬投入超2500萬美元與比特小鹿全資子公司在美國建設虛擬幣礦場;擬投入逾900萬美元與一家哈薩克斯坦公司在當地共建礦場。
吳鴻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金融委的重磅發聲對于挖礦行業影響很大。他說道,“由于這次事件,現在大量來自國內礦工正在‘出海’尋找適合的場地建設新礦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加拿大等地,這也導致當地場地已經變得供不應求。另外,也有不少礦工正在國內拋售比特幣礦機。”
“撤離潮已經開啟,有不少大型礦場已經開始尋求出海機會,從中長期來看,國內礦業會進入收縮階段,‘出海’會成為常態。”龍典表示。
記者觀察到,相較于大型礦場選擇去海外挖礦,目前中小型礦場卻并未有跟進的舉動。“目前,一些大型礦場已經開始在海外布局。對于中小型礦場,‘出海’的成本恐難以負擔,中小型礦場恐將出現破產潮或出現家庭化、分散化或小作坊挖礦的過渡模式,但成本會很高。”
北京尚光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道。
“礦池或礦場撤離重點監管地區,甚至‘出海’,已是大勢所趨。”丁飛鵬對記者分析道,礦場或礦池的撤離,一方面有利于遷出地的節能環保,有利于減少
碳排放,也有利于國內顯卡、硬盤等配件的價格回歸;另一方面,挖礦相關的上下游企業或面臨經營壓力,相關從業人員也將面臨重新擇業的問題,同時特定時期有電力過剩的電廠也可能面臨
能源耗損和營收減少的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