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相關定義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旨在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金融科技源于科技,歸于金融,本質是金融。在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
技術創新的本質是“變革性”的,體現在其改變原有的技術提升路徑、商業運行模式和產業市場格局。金融市場既有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存在不合理的金融需求,在技術創新尚未帶來制度創新時,技術創新可能會激發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給現有金融監管機制帶來理念性、有效性、及時性、包容性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如下問題:
問題一:如何運用金融科技做到所有金融活動都持牌經營?
問題二:如何運用金融科技防止監管空白、監管盲區與監管套利?
問題三:如何運用金融科技做到金融監管全覆蓋?
問題四:如何運用金融科技做好國際協同監管?
問題五:如何運用金融科技做好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與風險處置?
回答這些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答,但我想有些解答應該是大家共識的,從我們的實踐中大致能總結以下共識:
一是堅守初心。金融科技要以服務大眾、服務實體、服務監管為己任,在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框架下不斷創新底層技術、通用技術、監管技術,將科技應用內化為金融核心競爭力,外化為“無處不在、無微不至”的金融服務,這樣創新成果才能更有生命力。
二是善用善為。金融科技用得好,將成為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利器”,用得不好也可能成為引發金融風險以至社會風險的“殺器”,因此必須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完善金融科技技術標準、業務規則、安全防線,提升金融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
三是開放共贏。現代金融需要“連接”,必須“連接”,只有充分連接,金融與科技、金融與民生、金融與實體、金融生態與外部生態、國內生態與國際生態才能共同孕育成長,生態邊界逐步融合,包容開放、互利共贏的新發展格局才能真正形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