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
人工智能和
區塊鏈為代表的
金融科技逐漸成為驅動金融發展的新動力,對大大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金融產品的使用率、金融監管的滲透率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南海區副區長喬吉飛說。
近來持續被熱議的
區塊鏈技術是
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種不依賴第三方、通過自身分布式節點進行網絡數據的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的一種技術方案。簡單說來即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被認為以極低的成本解決了信任與價值的可靠傳遞難題。
早在2016年10月,工信部就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同年,區塊鏈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寫進《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據國內最早的區塊鏈咨詢社區門戶網站“巴比特”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國內共有
浙江、
江蘇、
貴州、
廣東等9個省級行政區就區塊鏈發布指導意見,且貴陽、
杭州、
青島、
深圳、
重慶五座城市已出臺專門政策扶持文件。
在佛山,禪城作為區塊鏈技術的首個“吃螃蟹者”,在去年就發布了全國首個區塊鏈政務應用創新平臺。其創新成果包括基于區塊鏈技術的“IMI身份認證平臺”(Intelligent Multifunctional Identity,即智慧多功能身份認證平臺),可有效解決虛擬世界證明“我是我”的問題。而禪城的“智信城市”計劃,將通過形成跨平臺、跨部門、跨地區,開放共享、真實可信的“城市塊”數據,引領新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與禪城有所不同,南海選擇以金融領域應用場景切入,開始集聚區塊鏈產業。目前,南海已出臺了《關于推進“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產業扶持政策正在征求公眾意見中,接下來還將謀劃產業應用研究院、產業集聚基地、產業投資基金、孵化中心等。
根據《關于支持“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集聚發展的扶持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南海將給予“區塊鏈+”金融科技企業或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落戶獎勵、物業支持、平臺支持等多項扶持政策。其中提到,將成立研究院,并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底層技術的研究、共性技術的測試、應用場景的發掘等;每年將重點支持一定數量以區塊鏈為技術支撐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建設;鼓勵企業參與主導編制國際、國家、行業區塊鏈技術及應用標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