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提出明確要求。
但青少年沉迷網絡問題依舊讓不少家長頭疼。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于欣偉指出,“目前缺乏青少年網癮防治的綜合機制,也缺乏有效技術平臺能對青少年網絡使用的行為進行科學監控、引導和干預。”
在調研過程中,她發現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分布式等特性的
區塊鏈技術,為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她為此建議,研究基于
區塊鏈技術進行網絡游戲管理的政策和技術標準。建議相關部門會同網信、文化和旅游等部門,出臺包括基于區塊鏈對網絡游戲的監管政策、網絡游戲需要提供的數據類型、區塊鏈監管的技術標準等。建議構建游戲監督管理平臺。建議文化和旅游部門建立基于該技術的游戲軟件管理平臺,對未成年人游戲實名登記、時間管理、虛擬貨幣消費等環節進行監管。搭建游戲開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于欣偉指出,建議文化和旅游部門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技術,對游戲開發者在發布游戲的前中后進行全程監督管理,確保游戲開發的合規性。
于欣偉還建議,構建青少年上網管理平臺,例如青少年網絡游戲行為追蹤預警,“當上網游戲累計時長或者頻率超出設定閾值,平臺可以將預警信息發給家長進行提醒和監督,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習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