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使用Kafka這個機制來做共識,這個機制是數據庫以及云計算里面一個重要工具。但是這個共識事實上是原子廣播(atomic broadcast)的機制,是一個中心化機制,這樣超級賬本系統退化不只是弱鏈,而成為偽鏈,即不再是
區塊鏈。
2017年6月1日,筆者在
北京會見從紐約來的IBM全球副總裁,就當面提到這問題,并且表示這是嚴重問題,以后會有影響。2019年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公開宣布超級賬本不是區塊鏈,這信息影響不小。
當時業界的關注點是CBDC實驗,例如加拿大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領頭開始實驗。實驗結果是區塊鏈還有很大的應用差距。同期,國外監管沙盒大力進展。
·2018年超級賬本坐失良機,失去一次黃金機會
2018年IBM公司宣布發行穩定幣,這是IBM自從2015年以來最成功的一次戰略布局,IBM一下子成為世界合規數字穩定幣的先鋒。這是IBM一個黃金機會,可以大力推廣超級賬本。
問題是IBM自動放棄了自己的超級賬本系統,而是使用恒星鏈(Stellar)來發行
數字貨幣,白白丟失一個黃金機會。當時發幣單位都使用公鏈,IBM也入鄉隨俗,采用公鏈。這是戰略上一次重大失誤。后來IBM也宣布其穩定幣也使用超級賬本,但這太遲了,這次機會給了恒星鏈。
因為這樣做,IBM等于公開告訴大家超級賬本不好使。這就像一個病人去看醫生,病人發現醫生也得了同樣的病,病人問醫生,你吃自己開的藥?醫生說我不吃。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會吃醫生開的藥嗎?IBM公司自己大力推行超級賬本,自己卻不使用。難道
聯盟鏈不能處理數字貨幣?臉書的鏈也是聯盟鏈,也發行和處理數字貨幣。
當時業界關注點是CBDC,多國都在討論,不只是
金融或是科技大國(例如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其他國家也加入實驗,包括南非。英國、加拿大、新加坡還發布了三國聯合CBDC研究報告。美國率先提出監管沙盒制度的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