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我國
區塊鏈產業正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根據賽迪智庫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區塊鏈企業發展報告》,我國
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持續增加,總數已超過 4萬家,僅2020年上半年,新成立的企業高達8146家,增長率達到275.31%。
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區塊鏈行業正在面臨人才急劇短缺的問題。根據拉勾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人才報告》,六大新基建直接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指數大幅上升,其中區塊鏈行業人才需求增幅達67%,為新基建相關行業最高。根據國際權威咨詢機構Gartner預測,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中國區塊鏈人才缺口將達75萬以上。
區塊鏈行業究竟需要什么的人才?對此,
上海市人才理論研究基地研究員楊國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區塊鏈核心人才包括三種:一種工程類型的,這里面需要分布式、共識算法、存儲以極編程能力;另一種是研究型的,具備數學、博弈、經濟學、密碼學的理論知識,可以突破區塊鏈上技術瓶頸,經濟模型設計治理等;另外,對區塊鏈行業熟悉和長期持續沉淀的經營管理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
楊國慶認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正在對社會經濟產生深刻推動。政府部門從人才管理角度進行回應非常必要,因為一切產業的推動力最終要落實到作為第一資源的人才那里。政府部門發布職業技術技能標準,對于打造滿足產業需求的區塊鏈、
人工智能等新興戰略前沿技術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同時,社會上區塊鏈企業和人才魚龍混雜,很多打著區塊鏈的幌子蹭熱點,建立職業技術技能標準后也便于識別真實而核心的人才類型。發布職業技術技能標準,能夠為社會培訓機構提供培訓依據,開展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并發放職業技能證書。
司江偉也向本報記者表示,區塊鏈企業人才難求的問題,反映了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滯后性,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對迅速發展的信息革命回應不敏感。要緩解區塊鏈人才嚴重匱乏的情況,需要高等學校積極作為。從短期看,在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的指導下,高等學校應積極與區塊鏈企業對接,強化產學協問,調整現有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專門人才。從長遠看,高等學校應設置區塊鏈專業,發展區塊鏈學科,戰領國際區塊鏈研究制高點,形成區塊鏈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