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方案,實際上都是圍繞著信任問題來設計的,比如訂立契約、法律制度、公證、擔保、人才信息的背景調查等等,這些都是信任問題,可以看出,在人類經濟活動中很多的成本付出,都在確定一件事情,就是經濟行為的真實、公平、有效。如果缺少這種利益參與方的相互信任或機制保障,經濟活動會是什么樣?
以眾籌為例:傳統眾籌最大問題在于資金總量、眾籌規則、資金流向等都是不透明的,只能靠眾籌組織方主動批露相關信息。即使引入第三方監管平臺,因為利益考量、貪腐等因素影響,這些第三方監管可信度并不高。類似的場景還有
金融轉賬、機構及個人信用、個人職業履歷和業績數據等等。這些數據都是經濟活動中的敏感數據,其可信度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結果,所有經濟參與者不得不為之付出成本代價。
之前在人性的經濟社會中,很難有一種方法或模式能夠合理地解決信任問題,
區塊鏈的出現,卻是從技術層面,減少了人性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用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合理的預案,有效地解決了信任。
對比
區塊鏈技術運用前后的變化,以國際人才流轉為例,區塊鏈技術使招聘活動更加高效、高質。
傳統情況下,企業HR或者獵頭招人,平均每實際面試一位候選人,需要查看至少上百份簡歷;其中有一半的面試候選人爽約;而在通過面試的候選人中,至少20%以上會在試用期或者之后主動離職,還有一些是被企業發現不合格而辭退;對于高級管理人員以及一些核心崗位,企業還必須花費高額的成本做候選人的背景調查。即便如此,基于現有手段,背景調查的效果并不好,甚至還會出現被調查人與調查人相互勾結的情況。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信任問題:求職者的履歷、業績、既往信用不可信;合作方的信用不可信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用人企業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求職者本身也要付出精力、時間等各項成本,還不得不忍受被人不斷懷疑的負面感受。
更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履歷所有者,在其履歷流轉的整個過程中,都沒有獲得信息流轉的收益分配權。
如果以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信息不可篡改性等技術特色,把所有求職者的既往履歷、業績、個人信用都真實記錄下來,招聘人員就能有效地判斷求職者是否與某個具體崗位匹配,從而極大地降低后續過程的復雜度和成本,降低企業用人的風險;同樣,企業過往的招聘信用,過往的正面的、負面的消息都會在區塊鏈上完整呈現,求職者也能很容易區分具體某個崗位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區塊鏈技術讓招聘雙方處在公平的起跑線上。
同時,區塊鏈的獎勵機制,通證的運用,也能很好地讓信息所有者,在其履歷流轉中得到收益,實現個人履歷價值的回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