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一個非常多樣化、活躍的
區塊鏈生態系統,包括公司和區塊鏈愛好者(尤其是在柏林)。德國聯邦政府已經在這個生態系統的發展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試圖保護和提升這個充滿活力的
區塊鏈生態系統,使其繼續增長,并使德國在該領域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全面的、健全的監管
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德國政府于2019年9月通過了國家區塊鏈戰略,以支持其對使用該技術的承諾。其中包含的44項單獨措施將由10個聯邦各部在2021年底前實現。整整一年后,也就是2020年9月,根據德國聯邦信息技術協會Bitkom發布的一份評估報告,17項措施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20項仍在進行中,其余7項措施還沒有任何進展。
德國在2020年實施這一區塊鏈戰略,以及實施歐盟第四項反洗錢指令,對區塊鏈初創公司、
金融科技公司、銀行、加密交易所和工業公司產生了深遠影響。截至2020年1月1日,加密資產的托管以及其交易需要獲得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頒發的許可證。BaFin許可證適用于所有持有或交易
比特幣(
btc)和
以太坊(ETH)等加密資產的公司,涵蓋的范圍包括從
加密貨幣托管提供商到加密貨幣交易所。因此,從2020年起,德國的加密資產業務受制于傳統資本市場已經存在數十年的高監管要求和標準。
2020年最重要的監管措施之一是,德國聯邦內閣在12月通過了關于電子證券發行的法律。根據這一法律,德國未來也支持通過純電子方式發行證券。
監管方向上的另一個重要措施是,歐盟委員會于2020年9月提出了有關加密證券的立法提案,即“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這一法規預計將于2022年生效,并且將為整個歐盟的加密資產發行商和提供商創造法律上的透明度和明確性。
目前,在MiCA法規生效之前,公司往往必須根據每個歐盟成員國各自調整其國際業務模式,這可能會導致高昂的成本。統一的泛歐洲法規,如MiCA法規,可以降低加密服務提供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并改善市場參與者的狀況。
如此廣泛的監管對初創公司來說可能是一個重大挑戰,但它也為整個加密生態系統的專業化提供了機會。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監管是為加密貨幣、穩定幣和加密交易所設立的“停止牌”。相反,德國的監管結構旨在將加密資產與現有金融產品置于同等地位。因此,不專業的初創企業和不可靠的提供商可能會被趕出德國市場。處于有利地位的初創公司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并繼續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