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得不做一個大膽的預測,” Brody上周告訴CoinDesk,“我認為到2021年底,至少有一家主要的
金融機構將領先提供某種形式的消費類DeFi,通過他們的單一交易窗口連同龐大的消費者群體。”
這確實很大膽。大型機構可能會對數字資產抱有熱情,但DeFi—崛起的加密借貸平臺新窗口(總價值鎖定在250億美元以上),并不適合新手。
安永的
區塊鏈團隊一直在和銀行和企業家交流,Brody表示,大公司看到像Square公布的其Cash App的
比特幣數據(每年增長700%),他們也想分一杯羹。
Brody因密切關注零知識證明等隱私技術,以及這類技術如何幫助將公共區塊鏈帶入大企業的防火墻內而獲得贊譽。最近,Brody與ConsenSys工程師John Wolpert合作創建了Baseline Protocol,這是一個基于
以太坊的企業公司對賬系統。
當被問及他認為哪些大公司會推出消費類DeFi時,Brody認為這將通過應用服務出現:類似Robinhoods、PayPals和Publics等企業。
“這將是新一代的應用服務之一,忙于將所有的東西整合在一個交易窗口內,你可以買
加密貨幣,可以有銀行存款,可以買股票等等,” Brody說。
盡管如此,DeFi連接的工業化不會是一個免費的服務,Brody補充道。“這將是一套非常精心策劃的產品,公司將不得不真正考慮如何向大眾解釋和銷售這些東西。”
Brody認為,兩大催化劑將幫助這種DeFi轉換的發生。第一,智能合約的測試、審計和嚴肅化;第二,受監管的穩定幣加入該領域。
“受監管的穩定幣將使其成為一個更成熟的領域,讓機構投資者和大資金進入,” Brody說。“而一些交易員認為加密的波動性是一個特點,而不是一個漏洞,但DeFi的價值主張并不是基于加密的波動性,而是基于以自動化的方式將你的資金投入到工作中的能力。”
機構DeFi的最后一塊拼圖是將真實世界的資產引入鏈上空間。
“它不能只是其他虛擬資產,” Brody說。"它必須超越這種限制,無論是一種財產還是一只股票,都可以在自動化的DeFi生態系統中使用。”
將現實世界的資產引入DeFi是一個誘人的想法,但圍繞著如何將鏈上世界插入現實世界,如何解決爭端等問題,存在著棘手的問題。
“這也是我一直認為獨立第三方有巨大作用的地方,” Brody說。“我相信,沒有任何算法或投票過程,你可以用來解決爭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