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新疆昌吉阿什里牧場的1000頭牛擁有了獨屬于自己的"
區塊鏈身份證"。這些"身份證"是每頭牛在數字世界的唯一可信映射,其特別之處在于它們能夠可信地為每頭牛進行資產確權,并如實地顯示每頭牛生命周期里的成長信息,包括去過的位置、每天的運動量、體重增長等。
牛只戴上了"區塊鏈防拆項圈"
該設備基于由萬向區塊鏈和摩聯科技共同打造的PlatONE+BoAT
物聯網數據賦能平臺
這正是萬向區塊鏈生物資產
金融服務平臺的最新"戰果"——在國內首次成功將區塊鏈模組植入生物資產監管物聯網設備,利用區塊鏈+物聯網技術,構建肉牛育肥階段的可信數據底座和商業閉環。
未來,這一平臺將讓政府對生物資產監管服務更高效、產品全程可追溯、屠宰交易更快捷、保險理賠免勘查,并聯手萬向信托,幫助養殖牧場解決"空欄率"的問題——使用多方認證、在物聯網上原生的可信數據,養殖牧場能夠快速獲得金融支持,投入擴大生產。可謂多方受益,真正造福實體經濟。
據了解,當前國內牛肉消費快速增長,但國內全年肉牛出欄量卻僅占中國牛肉總需求的70%。另一方面,國內大于一千頭牛的牧場僅有4%,大部分是個人牧場,數量僅有數十頭。與美國相比,中國出欄量在100頭以下的小牧場或農戶年產出肉牛占據全國年出欄量的82%。可以看出,整個肉牛養殖產業處于非常分散且規模化較低的狀態,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牛肉生產商受到了較大的資金限制。肉牛價值非常大,一頭牛的價值約兩萬元人民幣,如1000頭牛的適度規模化出產量,意味著要預先準備兩千萬資金,此外還有肉牛后端運費等成本。但因存在牛只重復抵押、抵押資產難監管、抵押資產處置方式較少等問題,導致金融機構對于肉牛養殖行業風險控制力度較弱,養殖場除了獲得政策性貸款及保險以外,較少能獲得金融機構提供的商業化金融服務。因此,如要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養殖場/牧民靠自籌資金遠不能滿足需求。
基于以上現狀和痛點,萬向區塊鏈聯合
南京三才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才數科")、南京豐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以"BoAT+PlatONE物聯網數據賦能平臺"為依托,將區塊鏈模組植入生物資產監管物聯網設備,旨在為傳統畜牧業打造可信數據底座,助力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并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打造新的風向標。平臺目前已與萬向信托和新融農牧科技達成合作伙伴關系。
同時,項目應用中國電信NB-IoT連接和物聯網開放平臺(CTWing),推動物聯網設備智能化管理和數據價值化的實現。中國電信對該項目給予了重點支持,發揮全國跨域協同和四級支撐穿透能力,新疆昌吉電信組織專項保障團隊,較快地完成了網絡覆蓋保障工作。
萬向區塊鏈和摩聯科技共同打造的"BoAT+PlatONE物聯網數據賦能平臺",創新性地將
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技術融合在一起,將端側的區塊鏈模組和平臺側的區塊鏈數據服務結合,使物聯網應用數據可以嫁接在區塊鏈網絡上。以"BoAT+PlatONE物聯網數據賦能平臺"為底層設施構建的"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可實時采集每頭牛的動態數據,記錄和監控每頭牛從入欄到出欄的全生命成長周期,再過加密傳輸至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進行存儲。不僅實現了生物資產身份電子化,將原本難以量化評估的不同生長階段的"牛"的價值結合體重數據形成了精準的"數據資產"。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原生在區塊鏈上,具有安全、不可篡改、唯一性和可追溯性,真正從源頭構建了可信數據的商業閉環。這些電子化數據共享給產業鏈中各方,使得各相關方能及時收到信息,監控肉牛資產狀況。
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和難以篡改特性,金融機構可根據數據資產對牛只價值進行正確評估,也能及時有效地對牛只動態進行監控,正確判斷資產狀況,從而實現風險可控地為養殖企業和牧場提供融資服務,以解決牧場融資難的問題,助力產業規模化發展。保險機構也能依托平臺上的數據化信息,降低勘察定損難度以及定價難度,放心地為牛只提供保險服務。
對于政府機構來說,線上數據資產有利于對牧場進行監管,實現農牧業補貼的精準發放以及牛肉檢疫信息審查。由于鏈上數據可追溯,萬向區塊鏈生物資產金融監管服務平臺有助于政府建立食品可追溯機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對于養殖企業及牧場來說,一方面,區塊鏈+物聯網技術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有效,能夠獲得政府、金融機構等多方的認可,從而能夠以更低成本獲得金融機構提供的優質服務,實現規模化養殖。另一方面,平臺信息具有預警作用,養殖企業和牧場可根據信息提前規避風險或制定未來生產計劃,以提升運營效率。
三才數科董事長邵兵表示:區塊鏈+物聯網是養殖業構建可信"生物資產數字化"的基石,促進了養殖業與金融、保險、交易、溯源等產業跨界創新融合,是跨越產業鏈結節間認知鴻溝的橋梁,對肉牛產業高效健康規模化發展具有顯著的現實價值。
萬向信托承辦部門總經理助理沈明豪說,結合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通過對肉牛生物資產進行了從入欄、飼養育肥、出欄等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解決了傳統養殖企業與金融機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生物資產管理難、成本高等問題,讓金融資本能夠低成本深入養殖業,真正助力和扶持養殖業,同時通過構建金融、技術、實業三方合作平臺,讓金融和科技賦能于大三農,為"生物資產數字化、金融化"邁出了有力的一步。
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在談及該平臺時稱:從宏觀層面來說,萬向區塊鏈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可以看作是一個
聯盟生態,在這個生態里,政府、監管機構、金融機構、養殖方、屠宰方等各利益相關方能夠以低成本且快速的方式進行協作,從而提升整個畜牧產業的信息化、智能化、規模化建設和管理。而這也是萬向區塊鏈一直以來堅持的初衷,利用技術助力實體經濟進行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并進一步提升產業生態的治理效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