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數字貨幣迄今為止并沒有形成權威的定義,但是關于數字貨幣的一些共識是無法否認的。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應運而生的數字化貨幣,與傳統的貨幣相比,在交易時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匿名性高等優勢。如今數字貨幣在消費、工資學費支付、旅游等各種場景得到使用,消費人群也更加廣泛。
非主權數字貨幣的出現和發展,正在對法定貨幣產生著沖擊,尤其是Facebook推出的libra全球穩定幣的出現和發展。非主權數字貨幣具有較高的獨立性,侵占了一個國家主權貨幣的部分功能,擴大了交易邊界和行為邊界,同時提高了
金融體系的運行和監管困難難度。面對以
比特幣和libra等非主權數字貨幣帶來的沖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紛紛加快主權數字貨幣的研發和布局,以應對全球數字貨幣體系競爭。
法定數字貨幣具有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金融普惠、更高隱私性、防止犯罪和洗錢、提升貨幣政策效果和提高本國法幣競爭力等優勢。一個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及應用,可以緊跟時代步伐,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有利于一國金融體系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目前,數字人民幣項目正在朝著廣泛普及化邁進。
全球有很多國家,也很早開始了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推行。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突尼斯、烏拉圭、塞內加爾和馬紹爾群島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對數字貨幣的態度最為積極,相繼發行了數字貨幣,但是結果并不樂觀 。
厄瓜多爾早在2015年就已經推出了厄瓜多爾幣,最終因為其流通量不足該國整個經濟體貨幣總量的萬分之零點三而宣布失敗。2018年,委內瑞拉在國內推出了石油幣,但是由于本國民眾對石油幣的不待見,致使其流通成為困難。
國際清算中心與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在2018年和2019年對全球60多家進行的關于數字貨幣兩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各國對于數字貨幣的發行態度還是偏向于保守和觀望。雖然很多國家對數字貨幣的發行態度不積極,但是對數字貨幣的研究熱情卻很高漲,而且各國在數字貨幣研究上相繼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和突破。
2020年,在疫情催化和全球穩定幣libra的刺激之下,很多對數字貨幣持謹慎狀態的國家加快了數字貨幣的研發。2020年初,數字貨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為首要任務之一,國際清算銀行與歐洲、英國、瑞士、日本和加拿大幾個國家的一起成立了小組,對數字貨幣的應用案例進行研究和開發。
盡管日本在2019年時還多次表示不考慮發布數字貨幣,但是在各國數字貨幣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下,2019年11月,日本銀行發布的中銀數字貨幣(CBDC)研究報告論證了中銀數字貨幣的法律基礎相關問題。2020年 7月初,日本銀行發布了題為《數字貨幣技術障礙》的報告,表示將會從技術角度測試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