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軍:數字證券是可暢想的
區塊鏈應用方向。我國證券
金融行業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完成了證券無紙化、電子化。但在數字時代,證券的形式則是可‘編程’的數字憑證 ,也就是數字證券。數字證券在區塊鏈上登記,代表股票、債券、衍生品甚至實物另類資產等多種可信數字憑證,在引入中央對手方和流動性節約機制后,甚至可直接進行點對點交易。
數字貨幣以及智能合約技術還可為數字證券帶來全新的想象空間,比如自動的現金流歸集與支付等。
納斯達克從2015年就開始嘗試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股權發行平臺,推動小型股權融資項目的區塊鏈登記、發行。這個有探索意義,當時實施難度也很大,避免不了在技術上、管理制度上、設計架構上對原有的體系產生重大的沖擊和調整,而且目前來看至少技術實現上和我國證券市場的特征還不匹配。
證監會今年七月份也發布了通知,同意
北京、
上海、
浙江等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試點區塊鏈股權登記。我們注意到,有些地方股權交易中心采用了股權登記交易在區塊鏈上的原生實現的試點方案,相比國外證券行業的方案更具有延展性和技術張力。由此可見,我國行業監管部門,對數字證券技術的應用,是有足夠創新包容度和前瞻性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