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結算與支付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環節。隨著國際貿易數字化的發展,跨境支付的規模也在逐步遞增。據埃森哲統計,跨境支付的總金額每年增長5.6%,預計在2022年達到30萬億美元的總量。[12]
在現有的跨境支付體系下,銀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國際結算需要完成資金的跨國調撥,因此需要不同國家銀行間建立往來關系,通過代理行等形式完成跨境支付。比如國際支付中比較流行的國際托收、信用證結算,都涉及往來銀行的業務。由于跨境支付涉及的主體眾多,監管規則復雜(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
金融制裁等),同時各國有不同的法律和監管體系,技術和操作標準不一,導致跨境支付和國際清算的流程成本高,時間長,缺少透明性。
同時,現行的跨境支付合規成本很高。由于各銀行規定了內部控制標準以及標準化跨境支付合規處理流程,比如進行制裁清單篩查、對付款信息和客戶進行合規評估等,導致整個跨境支付的合規成本增加。美元是目前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結算貨幣,SWIFT作為全球各種貨幣清結算的通訊樞紐,在911事件后開始被要求與美國政府分享信息,因此美國政府可以知曉很多國家和各國企業的支付信息,從而通過其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地位執行其單邊制裁項目。有些國家正在嘗試繞開SWIFT開展新的支付結算體系,比如,歐盟在2019年6月28日上線的INSTEX,作為物物交換的跨境支付方式,對歐盟與伊朗間的藥品和食物進行結算。俄羅斯設立SPFS支付系統,繞開SWIFT進行通信。
為了應對現有以第三方中介為主導的國際結算與支付體系的弊端,很多企業開始需要探索將
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國際支付結算領域的可能性。2018年6月,螞蟻金服、渣打銀行和GCash合作,宣布完成全球首個區塊鏈匯款,3秒之內可以將錢從
香港匯到菲律賓,跨境匯款可以平均節約500港幣。目前,招商銀行已通過區塊鏈跨境創新支付平臺探索跨境支付業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