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持股人一把可以開啟他們所持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的鑰匙,而不是給他們一把能挖礦的鏟子。
最大化持股人的盈利。
最小化維護網絡安全的費用。
最大化網絡的效能。
最小化運行網絡的成本 (帶寬、CPU等)。
DPoS的選舉機制
在DPoS共識算法中,
區塊鏈的正常運轉依賴于受托人(Delegates),這些受托人是完全等價的。受托人的職責主要有:
1. 提供一臺服務器節點,保證節點的正常運行;
2. 節點服務器收集網絡里的交易;
3. 節點驗證交易,把交易打包到區塊;
4. 節點廣播區塊,其他節點驗證后把區塊添加到自己的數據庫;
受托人的節點服務器相當于
比特幣網絡里的礦機,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領取區塊獎勵和交易的手續費。
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受托人個數由項目發起方決定,一般是101個受托人。任何一個持幣用戶都可以參與到投票和競選受托人這兩個過程中。用戶可以隨時投票、撤 票,每個用戶投票的權重和自己的持幣量成正比。投票和撤票可以隨時進行,在每一輪(round)選舉結束后,得票率最高的101(一般為101,也可以是其他數字,具體由區塊鏈項目方決定)個用戶則成為該項目的受托人,負責打包區塊、維持系統的運轉并獲得相應的獎勵。
選舉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每個人的投票選舉出社區里對項目發展和運行最有利的101個用戶。這101個用戶的服務器節點既可以高效維護系統的運轉,而他們也會貢獻自己的能力促進區塊鏈項目的發展,這有點類似于我國的‘人民代表’制度(但是周期更短、效率更高)。通過這種方式,既達到了去中心化的選舉共識,又保證了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減少
能源浪費。
基礎常識
舉個 栗 子
我們開這樣一家公司:公司員工總數有1000人,每個人都持有數額不等的公司股份投票權。每隔一段時間,員工可以把手里的票投向自己最認可的10個人來領導公司,其中每個員工的票權和他手里持有的股份數成正比。等所有人投完票以后,得票率最高的10個人成為公司的領導。如果有領導能力不勝任或做了不利于公司的事,那員工可以撤銷對該領導的投票,讓他的得票率無法進入前10名,從而退出管理層。這就是對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共識機制的一個形象描述。
股份授權證明機制與董事會投票類似,該機制擁有一個內置的實時股權人投票系統,就像系統隨時都在召開一個永不散場的股東大會,所有股東都在這里投票決定公司決策。基于DPoS機制建立的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依賴于一定數量的代表,而非全體用戶。在這樣的區塊鏈中,全體節點投票選舉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代表,由他們來代理全體節點確認區塊、維持系統有序運行。同時,區塊鏈中的全體節點具有隨時罷免和任命代表的權力。如果必要,全體節點可以通過投票讓現任節點代表失去代表資格,重新選舉新的代表,實現實時的民主。
股份授權證明機制可以大大縮小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從而達到秒級的共識驗證。然而,該共識機制仍然不能完美解決區塊鏈在商業中的應用問題,因為該共識機制無法擺脫對于代幣的依賴,而在很多商業應用中并不需要代幣的存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