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染病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科學家,我們對現行的疫情政策對身心健康的破壞性影響,表示深切關注,并建議采取一種我們稱之為重點保護的辦法。
我們來自世界各地的左右派陣營,我們奉獻自己的職業生涯于保護人民。目前的封鎖政策,對公眾健康,正產生短期和長期破壞性的影響。其結果(僅舉幾例)包括:兒童疫苗接種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惡化、癌癥篩查降低和精神健康惡化。這些會導致未來幾年死亡率超增,而工薪階層和年輕人的負荷最重。讓學生不能返校上學,也是一種嚴重的不公平。
在疫苗問世之前,繼續采取封鎖措施,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弱勢群體,首當其沖。
可喜的是,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在不斷加深。我們知道,年老體弱者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的幾率,比年輕人高一千多倍。事實上,對于兒童來說,新冠病毒的危險性,要低于包括流感在內的許多其它危害。
隨著人群中免疫力的增強,包括年老體弱者在內的所有人被感染的風險,都會下降。我們知道,人群最終會達到群體免疫,即新的感染率持穩。這可以借助疫苗來實現,但不依賴于疫苗。因此,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社會危害,直到達到群體免疫。
在達到群體免疫前,最具同情心、最權衡利弊的辦法,是讓那些死亡風險最小的人正常生活。讓他們通過自然感染,建立對病毒的免疫力。同時,更好地保護那些風險最高的人。我們稱之為重點保護方案。
采取措施保護年老體弱者,應該是公共衛生部門應對新冠疫情的核心目標。例如,養老院應該使用已獲免疫力的工作人員,并經常對其他工作人員和所有來訪者進行PCR檢測。應盡量減少工作人員的輪換。居住在家的退休人員,應讓人將食品和其它必需品送至家中。若情況許可,他們與親人見面,應該在室外,而非室內。公共衛生部門的專業人員,提供全面而詳細的措施清單(包括家庭多代同住的方法),是可以實施的,也完全是在他們的責任范圍和能力之內。
不易受新冠病毒傷害的人,應立即讓他們恢復正常生活。當然,每個人都應實行簡單的衛生措施,如洗手和生病時呆在家里,以降低群體免疫閾值(the herd immunity threshold)。學校和大學,應該開放面授,恢復體育等課外活動。低風險的年輕人,應該正常工作,而不是在家工作。餐館和其它企業,應該開門營業。藝術、音樂、體育和其它文化活動,應當恢復。疫情風險較大的人,如果他們自己愿意,也可以參加這些活動。整個社會,則可以享受已經建立起群體免疫的人賦予年老體弱者的保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