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令人激動,它比法定貨幣更好。”比爾?蓋茨曾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如是說。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博士生導師胡定核認為,就趨勢而言,比特幣不會成為儲備貨幣,但會成為儲備資產。像現在的黃金一樣,你不能說它是一種儲備貨幣。
他表示,比特幣就像打開了
加密貨幣的潘多拉魔盒,十多年來不乏“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之人,并逐步被主流社會所接受。
胡定核認為,從人類歷史來看,當黃金作為貨幣后,人們發現它的量是不能控制的。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黃金產量明顯跟不上。后來,大量開掘金礦后,又出現了黃金過剩問題。此外,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中掠奪了大量的黃金、白銀,以至于出現了貨幣貶值。
1944年簽訂《布雷頓森林協定》后,美元成為全球官方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式確立,美國承諾將持有大量黃金,并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
“而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濫發美元就是收割全世界的財富,其信用基礎自然也就逐步削弱了。高盛今年數次警告稱,美元面臨失去其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風險。”胡定核認為,考慮到在疫情引發的
金融危機中,經濟刺激力度和量化寬松政策,再這樣下去,美元還將會有貶值的風險。
今年,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在其作品《Changing World Order(不斷變化的世界秩序)》中表示,人們傾向于認為貨幣幾乎是永久性的東西,而“現金”是可以持有的安全資產。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當現金和債券貶值或者被消除時,與之相關的貨幣也會貶值或者消亡。
他言稱,在1700年以來存在的大約750種貨幣中,只有20%的貨幣保留了下來,而且所有保留下來的貨幣都貶值了。
“而比特幣出現后,相較于黃金有著天然的優勢。”胡定核認為,首先,比特幣是基于數學方式通過運算來取得且總量恒定,黃金的獲取是通過物理方式的挖礦而取得且總量很難控制;其次,比特幣可以無限分割,而黃金很難輕易做到這一點;第三,比特
幣安全性高,也更便于攜帶,而黃金不容易攜帶也不易找到交易市場。
劉昌用認為,由于比特幣的市值和交易深度比2014年增長了很多倍,而全球經濟危機和經濟摩擦也增大了傳統儲備貨幣的風險。鑒于此,現在這種可能性增大了。不過,對于大國而言,比特幣的規模還太小,不足以用作儲備貨幣;對一些小的經濟體來說,可以考慮在儲備貨幣中適當配置比特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