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每個
區塊鏈平臺的建立,平臺必須解決“區塊鏈困境”。任何區塊鏈網絡都必須在安全性、擴容性和去中心化之間做出選擇。任何基礎架構都不能實現這三者的平衡。如果網絡規模較大,那么去中心網絡的安全性就不高。因此,每個區塊鏈網絡及其客戶必須從中選擇兩個,加以重視。
區塊鏈網絡可以從兩個維度加以劃分:私有鏈和公有鏈,許可鏈和非許可鏈。區塊鏈網絡陷入三難境地后,要選擇到底應該采用哪種方法。例如,
比特幣是非許可形式的公有鏈,任何人都可以讀取或創建區塊,公共服務器托管網絡,非常安全,但缺點是擴容性不好。
德勤為大部分企業推薦的是許可形式的私有鏈。用戶在加入網絡或讀取網絡信息之前必須獲得授權。除網絡運營商或網絡許可人外,沒人可以創建內容。雖然這種形式比區塊鏈更加中心化,但更方便擴容。
不過,近來情況變得有些復雜。一是“聯合區塊鏈”,其中由多個組織監督多個預定節點,節點反過來審批區塊的創建。因此,企業或聯合機構就可以讓區塊鏈平臺既能保持一定的去中心化特征,也能保證安全。
大型科技公司開始提供“即服務”家族中的新成員“區塊鏈即服務”。BaaS以云為基礎,提供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和智能合約等區塊鏈產品,無需設置區塊鏈網絡。亞馬遜和微軟目前都提供BaaS,成熟企業和創業公司都在使用BaaS。
雖然移動應用程序是
金融服務行業的終端部分,但對
區塊鏈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很多
加密貨幣交易應用程序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或者蘋果的iOS,而韓國一家銀行開發了一款
區塊鏈應用程序,讓用戶用手機證明自己的身份。在中國,隨著編程語言集成提高了互操作性,智能合約擁有了自己的區塊鏈應用程序。
當然,隨著科技進步,安全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區塊鏈也不例外,特別是加密貨幣相關問題。據Aqua Security報告,最近針對誘餌服務器的所有攻擊都是為了挖礦。雖然總體上挖礦攻擊有所減少,但一些專家表示,區塊鏈確實有助于提高網絡安全性。有了共享賬本,很難篡改交易記錄,還可以設計系統改進操作環境。
摩根大通等老牌公司和國家政府正在努力發展區塊鏈。中國
上海正在制定第一個
區塊鏈技術的地方安全標準,有關專家表示,隨后可能會出臺國家標準。美國也不甘落后,要求市民上報加密貨幣收入,而Armanino等公司正在向美國人和歐洲人提供遵守區塊鏈資產相關法規的工具。
結論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已經發展了十多年,就像“Dogecoin”和“Coinye”的關系。開發人員正在努力協調去中心化、安全和擴容,而標準組織和聯合網絡正在努力解決互操作性問題。知名金融公司和政府正在采取行動,進一步發展區塊鏈。
因此,打算整合區塊鏈的公司確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此外,區塊鏈即服務的盛行使企業能夠從區塊鏈技術中受益,同時將形式和平衡的復雜問題留給第三方。但是,區塊鏈帶來的各種復雜問題意味著采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必須充分研究相關問題。采納者應該充分了解潛在問題,在做出決定之前檢查三難困境如何與其組織目標掛鉤,并評估安全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