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的麒麟芯片在世界科技界引起轟動之后,全球許多的芯片企業都想和華為進行合作,臺積電作為一個芯片龍頭企業,就擁有著穩定并且量產5納米芯片的生產線,雖然早先華為就向臺積電下了麒麟芯片的訂單,但臺積電加班加點也是只能交付華為800萬顆芯片,再加上臺積電受到了美國禁令的影響,想要再為華為繼續供應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是當下華為最不接受的事實。
目前看來我國無法在短時間內,追趕上國際芯片制造工藝的腳步,雖然已經開始廣納賢才,但芯片制作工藝不是一時之間就可以完成的,不僅僅需要大量的投資,還需要時間的沉淀和突破,為此我國只好想辦法實現彎道超車。
這一個時刻碳基芯片就成功的出現在大家視野中,在我國一本雜志上曾發表過全新碳納米管制作方法,如果這套理論得以實現,將可以直接制作3納米接電,華為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并且早已做出了行動。
據悉華為與丹邦科技開展了合作,相關技術已經進入了中實驗階段,不過美國確實表示認為該技術太過遙遠,就算實現也無法幫助華為解決當下難題,你們對這件事情有什么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關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