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范圍以后,在需求、政策和資金等多種要素投入的驅動下,將獲得難得的歷史機遇,得到極大的發展。
實際上,
區塊鏈技術在發展迭代過程中,面臨交易處理效率、隱私數據保護、資源消耗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待區塊鏈在納入“新基建”范圍后取得技術層面的突破,使其自身的技術體系得到進一步豐富、發展和完善。
區塊鏈成為新基礎設施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要求區塊鏈自身技術體系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否則難以形成統一的基礎設施,也難以向上層應用提供穩定可預期、可推廣復制的規模化的服務。
區塊鏈本身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一個有著特定結構的技術體系。在與更多業務場景匹配的過程中,區塊鏈也必然要與其他技術融合,綜合利用多種技術的功能組合滿足不同業務場景的發展需要,在標準化下,區塊鏈將獲得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如BitAudit聯合了全球32位頂尖大學的教授,成立了國際區塊鏈財稅標準協會(IBATA),并于2019年發布了《數字通證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就是要占領數字通證的財務標準。
作為新興技術代表的區塊鏈技術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將為我國即將發布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發行和使用提供基礎設施支撐,最終服務于我國數字經濟戰略。
近期,央行數字貨幣(DC/EP)大動作不斷,呼之欲出。這是好事。當DC/EP正式亮相后,如果把DC/EP與5G、
物聯網、區塊鏈以及網錄的跨鏈技術融合后,必將勾勒出一幅經濟與產業聯動發展的新畫卷:全社會各個獨立的
聯盟鏈將彼此相連,鏈與鏈間的數據和資產傳輸將透明高效,DC/EP將貫穿于所有的鏈實現支付結算自動化。
網錄科技CEO呂旭軍介紹,網錄科技持續在跨鏈機制和共識協議兩大方面進行前沿理論與技術創新。聚焦跨鏈機制研發,通過構建具有跨鏈能力的分布式
金融基礎設施,實現萬鏈互聯的目標。
網錄科技也在積極研究區塊鏈與5G和物聯網的結合。區塊鏈+5G,實現了數據傳輸的高速率、低延時、廣覆蓋,同時也解決了數據的確權、隱私和信任的問題。伴隨著物聯網與區塊鏈和5G的融合,物聯網設備的身份認證能力、設備安全防護能力、設備數據管理能力都將得到極大提升。
丁永強說,區塊鏈基礎設施往往以政務聯盟鏈、行業聯盟鏈、公鏈、區塊鏈數據中心、區塊鏈BaaS平臺為表現形式。有了區塊鏈新基礎設施,對發展區塊鏈產業幫助非常大,各行各業就能夠基于區塊鏈新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更多的區塊鏈應用App,解決更多的社會就業問題,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也必將帶動中國信息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時代。
以這次抗擊疫情過程為例,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利用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進行了招標工作,既最大限度保障項目建設,又避免了傳統方式線下多人接觸;通過鏈上存證系統,防疫物資源源不斷、公開透明地運送到防疫前線,方便物資的靈活使用和調配;全自動可溯源口罩生產機一次性投產成功,第一批5000個口罩試生產成功。
在政策驅動下,金融、政務、民生三個領域是較為明確的區塊鏈應用方向,貿易金融、自動化交易、跨境支付與清算等是用戶投入較多的應用場景。目前來看,金融是
區塊鏈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領域。國內已備案的提供區塊鏈信息服務的公司約420家左右,共計506項服務;其中提供基于區塊鏈的金融服務的企業有72家,占比17%,共備案120項金融服務。
全國已有22個省市將發展區塊鏈寫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區塊鏈在東西部地區承擔的角色定位差異更為鮮明。今年,東部地區更多強調區塊鏈技術的基礎研發與原始創新。
北京市提出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江蘇提出,著力培育壯大“三新”經濟,加強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
福建省提出,實施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專項行動。
中西部地區更多傾向于區塊鏈的產業帶動作用,加速地方經濟發展。如
陜西省提出,要探索“區塊鏈+產業”應用示范;海南省提出,做特做強海南生態軟件園等重點園區,重點發展區塊鏈、數字貿易、金融科技等數字經濟產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