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低銀行成本部分
銀行在使用央行
數字貨幣后,對于紙幣貯藏、防偽等各方面的成本大幅降低,也可以降低銀行處理現金業務的人員成本。
2. 增加銀行成本部分
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是銀行最低成本的貸款資金來源,數字貨幣是零利率,但有其安全性與便利性,因此若有比以往提取現金更大的資金量從活存賬戶轉到數字貨幣,從而迫使商業銀行提高活期存款利率,推高資金來源成本。
不過銀行可以利用存款賬戶和數字錢包賬戶的資金轉換大數據分析,精準勾勒客戶畫像,進一步挖掘客戶價值。
數字貨幣改變了貨幣的形態,使其在存儲、流通等方面與紙質貨幣存在諸多不同。央行將會提出更為嚴格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個人或企業的身份核實及反洗錢等工作依然由商業銀行完成。
商業銀行應在此基礎上制定相適應的業務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對于可疑或違法支付實施支付限額,確保數字貨幣系統安全運行。
4. 對銀行經營的影響
數字貨幣化后,不使用現金,銀行最具優勢的吸儲職能將大受影響,銀行客戶可能被分流。不過商業銀行是數字貨幣發行載體,大銀行帶動數字貨幣和錢包的推廣,客戶黏性被提高。
銀行通過建立開放平臺,聚集合作伙伴,讓最終用戶可以通過不同介質、渠道,在日常的生活和消費中使用到銀行的服務。同時,因為技術路線的開放性,商業銀行可以在適合的場景中將智能合約和數字貨幣相結合,為客戶創造更高層次的服務網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