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區塊鏈業務主要由螞蟻金服(現更名螞蟻科技,下同)及旗下產品支付寶開發應用,在2015年,螞蟻金服就成立了區塊鏈小組,此后,分別將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
公益+保險項目、跨境支付、奶粉溯源及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鏈。馬云曾在2018年時稱,區塊鏈和互聯網在未來20年將重構世界
金融系統。
根據7月1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布的《2020年區塊鏈領域全球授權專利報告》,全球已獲得授權的區塊鏈專利排名中,支付寶以212件區塊鏈授權專利數位列全球第一。
百度的區塊鏈部門成立于2016年,內部稱為度小滿金融區塊鏈團隊。在成立之初,百度區塊鏈在應用方面有零星探索,例如度小滿金融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百度錢包“萊茨狗”以及自主研發的網絡系統“超級鏈”等。
而在2018年9月,百度區塊鏈研究院發布了《百度區塊鏈白皮書V1.0》,這一份白皮書詳細介紹了百度在區塊鏈的布局,也宣告著百度正式鋪開區塊鏈市場。
騰訊2015年也開始在區塊鏈領域發展探索,進入產業互聯網后,更有多項產業應用快速落地。據媒體報道,
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開票2000萬張是由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深圳市稅務局研發上線的區塊鏈破產事務辦理聯動云平臺也是由騰訊區塊鏈提供技術支持。
記者觀察發現,與阿里、百度自主研發應用的打法不同,騰訊區塊鏈的應用落地,除了技術層面的自主研發,還關注與合作伙伴“生態共建”。
騰訊云區塊鏈總經理李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騰訊是將區塊鏈定位為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希望它能夠在產業互聯網上起到連接器的作用。“我們認為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還是產業原有的參與方會更了解業內規則,我們希望業務方面少參與,在底層技術、產品化能力與標準化能力上面多參與。”
因此,騰訊選擇將區塊鏈納入到產業加速器中,成為繼AI、SaaS、WeCity后的第四個子品牌,構建更全、更完善的產業生態。在初期,騰訊計劃招募30個合作伙伴,作為區塊鏈加速器的一期成員,為其提供“云鏈結合”的技術支持、資源的一年免費使用權以及之后的商機共享。
騰訊云生態建設總經理王瑩稱,騰訊希望在合作伙伴還處于發展初期的階段,通過騰訊的資本、技術和產品對他們賦能。“我們看重的是這些企業和騰訊共融之后,共同推動整個產業區塊鏈的發展,產生一些成果。”王瑩對記者說。
不過,李力在搭建
區塊鏈生態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難點。“現在大家都認為區塊鏈是一個好的技術,是一個對未來非常有益的產品,但是,不同的人對區塊鏈有不同的認識,技術方、產品方和業務方對于區塊鏈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為什么希望與產業深度參與方合作,就是因為深度參與能更好地梳理產業的核心痛點和核心需求讓各個層面的參與者達成共識,不至于在區塊鏈的應用上有太多越來越分化的方向”。
這也是做生態的最重要的基礎——標準化,例如3G、4G、5G的通信協議,每個協議都需要行業內各個成員的認可和遵守,但李力認為,區塊鏈的生態比通信技術更加復雜。“因為它引入更多技術以外的東西進來了,通訊技術很容易把需求變成技術要求,而在產業區塊鏈當中,大家的想法還是會更加偏向于產業本身的需求,比如說房地產要干什么、
鋼鐵行業要干什么,它不大容易直接變成標準化” 。
不論是從阿里和百度選擇的自主研發應用,還是騰訊一直強調的的生態建設,都能夠清晰地看到
區塊鏈應用的加速落地。朱嘉明認為,今年將是區塊鏈與產業結合的轉折點。他告訴記者,有四點因素造就了今年的轉變。
“首先,2020年,人們對于區塊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識,區塊鏈也具有對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意義;第二點是區塊鏈的技術與大數據、
人工智能和算法都是分不開的,區塊鏈技術的創新依賴于其他相關技術的創新;第三點是區塊鏈和產業開始全面結合,形成了區塊鏈產業生態的可能性;最后是區塊鏈的影響力逐漸從東南沿海一線城市向中西部、三四線城市擴張,這是今年與往年很大的差別。”朱嘉明稱,區塊鏈確實成為推動數字經濟轉型的重要工具,因為沒有區塊鏈,數字轉型的成本將會非常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