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柚子工道CEO吳衛鋼接到一個鋼貿企業的動產抵押項目,對方希望能夠在
鋼鐵存儲時將倉單質押,獲得暫時的流動資金。
對于鋼貿行業來說,資金占用是一個多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經歷2015年鋼貿崩盤之后。彼時,由于鋼鐵價格下跌,同時銀行對鋼貿企業貸款縮緊,導致鋼貿行業進行了一輪大洗牌,有60%以上的鋼貿商都退出了市場。
“這個市場,大銀行不敢進來,小銀行和私人資金愿意融資,但是他們也怕鋼貿企業做假,資金方提出來能不能有好的技術來保證質押的貨物是真實的,且信息是實時更新的。”吳衛鋼看到了兩方的需求,開始著手嘗試解決。
吳衛鋼找到騰訊,兩個團隊一起合作,一方面應用物聯技術,安裝了包括電子圍欄、車牌識別等裝置;另一方面他們也嘗試使用
區塊鏈技術,將IoT獲得的數據上鏈,在鏈上進行交叉認證。
“比如車輛入庫數據,在車輛到達后會有車牌識別,時間也一并記錄好,同時系統的倉單上記錄了車牌,倉單上是可改動的數據,但是識別系統的不好改,這兩個數據需要在鏈上做交叉驗證,這樣就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也就是車輛是否入庫,一天內有多少車輛入庫等。”吳衛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可證、可見、可溯源,不可篡改。吳衛鋼認為,正是區塊鏈的這些特點,讓鏈上的數據在某一個維度保證真實,而通過多維度的交叉驗證,就能實現互信。
眾企安鏈CEO楊圣也看到了區塊鏈的應用空間。今年上半年去
北京時,楊圣碰到一家很強勢的電動車制造商,經銷商想賣電動車,需要支付百分之百的貨款給制造商,而生產、運輸和銷售的周期有三個半月,這期間經銷商的資金全部被制造商占用,他們到銀行貸款,還需要抵押房子和車子。
“向銀行融資,純交易的很難。”楊圣告訴記者,“
供應鏈上下游對于資金都是萬億級的巨量需求,市場滿足率只有20%。”
但他決定不做供應鏈
金融,而是為供應鏈企業打造一套工具,做一家第三方企業服務公司。“在供應鏈金融初期,區塊鏈是做通證與存證,往上一級是智能合約,企業級的貿易行為可以用智能合約來解決,之后就是可信的數字資產,當所有企業之間的交易行為都可以用智能合約完成后,就會形成數字資產平臺,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發展基本就是這樣的路徑。”楊圣稱。目前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上的應用主要還是存證和通證,區塊鏈用來確保信息不可篡改。
眾企安鏈所在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行業參與者眾多,德方智鏈是另一個玩家。德方智鏈創始人兼CEO柳波認為,雖然這一領域企業很多,且存在同質化,德方智鏈還是找到了一個特殊的切入口。
“供應鏈金融就是找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這種我們嘗試在做,但現在更希望把目標轉向中小銀行。”柳波稱,中小銀行也渴望利用科技,但是自身并沒有這樣的實力。
德方智聯此前就和村鎮銀行開展了一段合作,將企業從銀行拿到的授信額度用足,并拓展至上下游。柳波告訴記者,“供應鏈金融只停留在把核心企業的授信供應給一級供銷商,再往下穿透時就需要信用的傳遞,通過
區塊鏈技術,在信用的拆分流轉過程中,可以做到數據的真實記錄,整個過程是非常高效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