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技術平臺或方案的選擇上,善度框架并不預設和依賴任何的技術方案,創新者可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自行選擇所需的
物聯網、生物識別或
區塊鏈核心組件、身份管理、事件管理、中間件等系統或模塊進行按需組合即可。
如果引入區塊鏈,可以在合規治理機制方面發揮作用。借助
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全流程追溯、多方共識等特性,可滿足監管審計要求,可兼顧創新與風險平衡。在激勵行為方面,善度框架通常是由權威機構或部門進行價值閉環設計;用戶只能通過善行善舉觸發獲得,而不能和法幣進行兌換,且使用范圍受控;終端用戶的兌換服務也需符合具體行業制度和法規的要求。
以善度落地的首個區塊鏈+綠色出行項目“綠色出行普惠平臺”為例,區塊鏈在綠普惠平臺項目起到監管的作用,所有的碳排量與碳積分的發放流轉存在鏈上。同時,區塊鏈又是不可篡改,保障所有流轉交易都是有據可循,透明公開可追溯。區塊鏈技術為
公益領域建立透明堅實的屏障,讓流程更加公開可信,公益事業的發展更加良性可觀。
當然,區塊鏈發展到現在,我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單純依靠區塊鏈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需要與其他技術融合才能加速落地。比如在上述場景中,終端用戶的
低碳出行行為需要在相應車聯網設備記錄,這就需要IOT技術配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