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對
區塊鏈愈發關注,各種虛擬貨幣瘋狂“進場”。犯罪分子抓住投資人的心理特點,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等進行炒作,進行集資詐騙。
有關部門分析認為,這些行為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依托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并遠程控制實施違法行為;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境外優質
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二是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后操縱所謂的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還以
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三是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并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
據新華網報道,2017年6月15日,
深圳市南山區警方接群眾舉報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存在非法集資的情況。經查,該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件等平臺對外宣稱:其公司發布的“普洱幣”(后更名為“普銀幣”),是一種自稱以海量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臺“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該公司為吸引投資人,在發布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價值擴大100倍,并宣稱補充更多藏茶作為支撐。但實際上,該公司只有少量的庫存藏茶。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后,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
泉州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處非辦”)提醒,此類活動以“
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