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并最終引發全球
金融危機。此次經濟崩潰揭示了華爾街的信任騙局,涉及大規模的賬本操縱現象。銀行家通過操縱公司賬本的會計方法和手段,在財報季到來之際將一些債務剔除出賬本,維持企業的高估值。賬本操縱暴露之后,人們長久以來建立的信任隨之坍塌,這種信任危機隨即從經濟轉移到了社會和政治層面,進而引發了全方位的信任危機。
出于對西方金融體系的不信任,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于 2008 年發布了《
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設計出比特幣這一數字現金系統的原型,企圖重新建立一種基于技術的信任關系。該系統利用了密碼學、時間戳、分布式賬本以及共識機制設計,塑造了
區塊鏈的安全性、分布式、可追溯等特點,試圖從技術角度解決陌生人之間的信任與大規模協同問題。
在“社區信任”時代,傳統社會以熟人社區為基本單位,其信任關系主要是基于小范圍內的人際關系的人格信任,其集體信任的維護依靠所謂的心理賬本,即人們共同的記憶。因而傳統社會的規模一般較小,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協作體系。
在“貨幣信任”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貿易的發達和城市的誕生,人類社會開始出現陌生人之間的大規模協作,這個時候基于貨幣的系統信任成為人類社會所必需。貨幣信任依靠的是復式記賬,銀行則成為社會中心化的信用提供者。然而2008 年雷曼兄弟操縱賬本案讓民眾意識到現代金融業的會計工作如此復雜,且作惡成本很低。
為了解決復式記賬法的易篡改等弊端,在中本聰以及后繼者的推動下,我們將進入“算法信任”時代。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分布式賬本等技術,成為避免惡意篡改賬本,重構陌生人之間的社會信任機制,從而讓多方參與者在沒有中介機構的情況下進行安全的信任化交易。尤其在需要多方參與協同的物流領域,區塊鏈有望降低交易成本,優化商業模式,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