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和國外的“
區塊鏈+大數據”平臺建設似乎仍未迎來真正的發展時機。這主要是由于區塊鏈落地大數據領域,在認知、技術、標準等方面均不成熟。
一是認知層面,基于公眾對區塊鏈的認知程度,區塊鏈的信任仍是小范圍的,尚未無法促成大規模的信任的達成。能夠上鏈的數據仍是少量的,這與大數據分析所需要的海量數據不相匹。
二是技術層面,
區塊鏈技術尚且不成熟。比如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計算技術尚不成熟。
區塊鏈應用于數據交易市場,也仍以代幣交易為主,未能形成價值數據交易的規模化市場。
三是標準層面,大數據領域實際上需要更為標準化的管理,以適應各產業、領域的數據規范,但當前,什么樣的數據能上鏈、應上鏈,仍未有明確的標準。
國內外的“區塊鏈+大數據”項目仍在緩慢的摸索前行。卻也是在此階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