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起源于“記賬”:結繩記事。
古往今來是一筆賬,謂之“歷史”。
天地萬物是一筆賬,謂之“價值”。
在
區塊鏈之前,“歷史”由少數勝利者書寫;“價值”由少數掌握話語權的“記賬人”來定義。
“記賬人”說:“誰掌握了貨幣鑄造權,誰就掌握了世界”;“記賬人”在梵高、畢加索死后,賦予了他們的畫作無上的價值;“記賬人”還為各種閃閃發光的石頭賦予高低不等的價值。
當
區塊鏈技術開啟分布式記賬后,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賬人”。每一種“代幣”,只要不是空氣幣或者傳銷幣,只要能夠記錄和傳遞人類文明,促進人類某個領域的進步,都可以成為一個價值共同體。
區塊鏈以及代幣,從來不適合還在為生存或者基礎生活而奮斗的人參與,一夜暴富不是區塊鏈的信仰。假如區塊鏈技術能夠帶來當下意義的財富,只能說是舊有價值體系被顛覆,新價值體系的先行者占據了一定先發優勢。然而,這種先發優勢只會存在一個時期,區塊鏈的終極目標在于均貧富、全人類平等“記賬”,實現世界
大同。
當前技術框架內,離開代幣去談區塊鏈缺乏意義,畢竟分布式的公平與中心化的效率之間的矛盾無法解決。當前的區塊鏈,可以視為從數字技術中發展起來的一種信仰:
比特幣好比基督教,
以太坊好比伊斯蘭教。。。大大小小的宗教目前有好幾千個,信眾多了,他就偉大了;信眾消失了,他就消亡了。
去過藏區的人都見識過,真正信仰藏傳佛教的信眾,一般會把全部身家捐獻給寺廟,在此岸世界,他們簡單生活,健康無憂;在彼岸世界,他們精神充實,通向無限可能。而真正的寺廟活佛,也不會揮霍信眾的供奉,而是用這些財富去周濟有困難的人,創造更多真與善的價值。但愿持幣的人,都能成為那信眾,追求更高的價值;發行代幣的人,都能成為那活佛,為人類去創造更高的價值。直到有一天,你回過頭來看,此岸世界中原來被定義的價值,竟然遠遠無法兌換彼岸世界的價值了,就好比8年前用一美分即可以兌換的比特幣,如今需要一萬美元才能兌換了。
圣經上說“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圣靈為印記。這圣靈是我們得基業的“通證”,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贊。”
在區塊鏈的信仰里:你們既遇見真理的道(白皮書),也信“記賬”的意義,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共識機制為印記,代幣即是得基業的憑據(通證),直到價值被更多的人所共識,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贊。(文章來源:炎黃利益微信公眾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