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經濟的探索始于 1980 年代,2009 年中本聰啟動了第一個密碼共識系統——
比特幣,2014 年前后人們將密碼共識稱為「
區塊鏈」,2017 年區塊鏈受到全球追捧。然而,「區塊鏈」的興起誤導了密碼經濟。
區塊鏈掩蓋了非對稱密碼技術。2017 年浪潮中,人們普遍關注「區塊鏈」,資源用于上鏈、造鏈、跨鏈,建造各種公鏈、私鏈、
聯盟鏈、平行鏈、母子鏈。這些掩蓋了非對稱密碼技術解決信息安全問題,實現信息確權授權的重大意義。
區塊鏈掩蓋了分布式共識。人們關注鏈結構,忽視了分布式共識或去中心化的根本意義,聯盟鏈和私鏈盛行。即使是由于去中心化而不可篡改的區塊鏈重要特征,也由于對性能的要求和信息監管要求,而逐漸模糊。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淪為口號,區塊鏈成為各種中心瓜分資源、劃分新勢力范圍的盛宴。
區塊鏈浪費了經濟資源。人們用區塊鏈概念錯誤解釋密碼經濟,所建立的
區塊鏈項目沒有發揮密碼共識的真正優勢,缺乏生命力,浪費了大量經濟資源。更有甚者,區塊鏈概念邏輯的混亂被傳銷、資金盤和各種
金融欺詐利用,成為圈錢詐騙工具,拖累密碼經濟。
互聯網思維制約密碼經濟。區塊鏈誤導密碼經濟,導致絕大多數密碼經濟項目沒能抓住密碼共識的關鍵邏輯,而是用互聯網產品的思路設計推廣密碼應用,隱藏了最需要用戶掌控的私鑰,給用戶各種賬號、密碼、助記詞、管理員等等,消解了密碼共識的真正力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