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提示
●實時掌握戰場情況,首先應知悉我情,搞清楚自己、友鄰、上下級在哪里?在干什么?人員裝備處于什么狀態?在
區塊鏈技術的支撐下,我情信息能夠及時更新并實現全網同步,有助于解決情報信息的孤立、滯后、重復等問題,使情況態勢實時、準確地呈現。
區塊鏈實質是一個分布式記賬系統,通過集成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非對稱加密、數據結構等信息技術,創造性解決了數據分布式存儲管理中的安全、保密、同步、共享等難題,具有去中心化、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優勢。當前,區塊鏈已經開始滲透至各個行業,進入3.0時代,那么區塊鏈+作戰指揮,會起到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呢?
作戰單元上鏈,行動實時監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實時掌握戰場情況,首先應知悉我情,搞清楚自己、友鄰、上下級在哪里?在干什么?人員裝備處于什么狀態?目前我情信息采集主要是各末端作戰單元分頭采集、按級層層上報、頂端作戰單元集中歸口,各作戰單元之間數據難以及時有效共享,數據更新難以做到一體聯動、實時同步,各作戰單元所掌握的我情信息要么滯后失效,要么重復矛盾,難以形成我情態勢全網“一幅圖”。
利用
區塊鏈技術,將反映作戰單元性質、狀態、屬性的數字信息放到區塊鏈上,構建“我情態勢鏈”,各作戰單元作為“我情態勢鏈”上的節點,負責本作戰單元數字信息的采集、更新。區塊鏈模式下,沒有中心化數據庫,我情態勢信息分布存儲于鏈上各節點,全鏈維持同一個庫,每個節點都保有該庫的副本,各節點對本作戰單元性質、狀態、屬性變化情況進行更新,并及時在全網同步,消除了我情信息的孤立、滯后、重復等問題,支撐我情態勢實時、準確呈現。同時,應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融合使用衛星定位、末端傳感等技術,提升我情信息的采集、更新效率,提高“我情態勢鏈”智能化水平。
物資彈藥上鏈,資源可視掌控
集約精確的后裝保障指揮,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對現有保障資源精確、實時甚至可視化地掌控,搞清楚各保障主體有什么、有多少?由于保障活動必須持續不間斷,各保障主體所掌握的保障資源在采購、輸送、供應、補給、出庫、入庫、包裝、拆裝等一系列過程中,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中,給資源的可視掌控設置了巨大障礙。基于傳統信息技術,各保障主體盡管能夠對各自的保障資源數據庫及時更新,但無法及時掌握該保障主體上下游保障資源數據庫的動態變化情況,頂端作戰單元在匯總各下級節點保障資源數據時,與我情一樣,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錯報、滯后報等問題。全網不是一個庫,嚴重影響了從整體上對保障資源進行采購、補給和調配。
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各后裝保障單元直接掌握的物資彈藥等保障資源,映射為數字信息放到區塊鏈上,構建“保障資源鏈”,各后裝保障單元作為“保障資源鏈”上的節點,負責本單元保障資源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更新。在區塊鏈技術支撐下,各節點的保障資源變化情況可及時、準確地同步到“保障資源鏈”上,通過全網一條鏈實現全網一個庫,各節點以分布存儲方式同步保有該庫的副本。基于“保障資源鏈”,本節點有什么保障資源、有多少保障資源,其他節點有什么保障資源、有多少保障資源,各節點保障資源處于什么環節、什么狀態、什么位置等信息都一清二楚,且全網一致、沒有歧義、沒有滯后、沒有空白,可有效實現保障資源可視掌控。同時,應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融合使用“射頻身份識別”、二維碼、條形碼等技術,提升保障資源采集、更新效率,提高“保障資源鏈”智能化水平。
計劃命令上鏈,指揮安全可靠
區塊鏈不僅能夠實現數據在各節點分布存儲,各節點能夠實時更新所對應數據內容,而且可以實現數據信息點對點交換傳輸。區塊鏈數據傳輸機制,不是從一個節點發送、復制到另一個節點,或經過中心服務器轉發、復制到另一個節點,而是發送節點更新數據內容后同步到全網,接收節點根據與發送節點達成的加密合約,實時解密瀏覽最新內容。民用領域正設法把“區塊鏈+電子郵件”應用場景落地,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保密性高、可以追溯等特性,改造當前中心化“郵件服務器”模式的電子郵件系統,針對付費用戶,提供更加干凈、更加安全的電子郵件服務。
與電子郵件上鏈類似,可以把作戰指揮過程中的各類計劃命令上鏈。各指揮控制節點將作戰指揮過程中擬制、下達的各類計劃與命令放到“指揮指令鏈”上,利用區塊鏈點對點傳輸數據的特性,實現計劃命令的及時共享和下達。相比于傳統中心化的“文書管理”系統或“指令管理”系統,“指揮指令鏈”具有顯著優勢。區塊鏈不可篡改,惡意攻擊者除非同時修改超過51%的節點,才能篡改破壞數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指揮指令鏈”不能發送虛假指令,確保了指揮指令的安全性。區塊鏈保密性高,采用非對稱加密技術,接收方通過驗證發送方的“數字簽名”,才能瀏覽閱讀發送信息的內容,契合計劃命令高機密性要求。區塊鏈可以追溯計劃命令的生成、發送、修改、流轉等,每一次變化都記錄在案,通過溯源追蹤,實現指揮過程的復盤檢討、責任倒查。尤其是區塊鏈全網實時同步的特點,可以有效避免指揮指令重復發、多頭發、隨意發。指揮信息系統給指揮信息共享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帶來指揮指令重復發、多頭發、隨意發等問題,引發作戰行動的混亂。引入“指揮指令鏈”后,各指揮控制節點生成的計劃命令,以及對計劃命令的最新修改都可以及時在全網同步更新,全網只此一份由對應指揮控制節點提交的最新信息,使指揮指令始終令出一門、內容最新。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區塊鏈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模式構建網絡,數據需要在全網不斷進行同步,資源消耗大、效率低、響應速度受限,所以并不是所有指揮信息都適合上鏈,主要適用于數據體量小、響應速度不高、末端節點唯一,且對數據同步性與安全性要求高的場景。另外,為和作戰領域高度中心化的組織模式相融合,實踐中并不能拋棄傳統網絡構建模式,走傳統網絡與區塊鏈網絡相互融合、互為補充的“混合鏈”技術路徑,方為理性選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