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華看來,供應鏈金融有效服務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在及時、透明、可追溯以及關聯管理的基礎上。使用
區塊鏈技術賦能供應鏈金融體系,能夠解決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信用傳遞難、信息造假等痛點問題,繼而將更高效、精準的融資服務傳遞至鏈條上更末層級的小微企業,緩解其資金壓力,助力復工復產。
有業內人士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實際上,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依托于核心企業確權,但核心企業的一些信用無法層層傳遞,無論是電子商票還是存貨,一般來說只能傳遞至第一級或到第二級鏈屬的供應商,而長尾的供應商往往很難獲得融資,服務范圍受限明顯,資金利用效率也有待提升。
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鏈上數據可溯源、數字加密等特性,非常適用于多方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通過這種可追溯的共享賬本特性,可以完成多級信任傳遞,同時保證數據和貿易場景的真實性,從而讓鏈條上更多的中小企業獲得及時有效的融資服務,解決資金周轉難題。
疫情之下,金融機構紛紛開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以紓解供應鏈條上中小企業融資之困。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已有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以及供應鏈條上的一些核心企業開始探索使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助力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效率,穩定供應鏈運營,幫助鏈條中的中小企業防疫。比如,有科技公司開發了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以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為依托,將核心企業與鏈條上供應商的合同全程上鏈,從而使得供應鏈上環環相扣的貿易關系能夠清晰地展現出來,銀行和核心企業可以更清晰地評估供應商的真實經營情況,從而盡快為其提供授信支持,保障中小企業后續的復工復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