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MIT Bitcoin Expo大會上,三位業內知名專家認為
區塊鏈技術目前還不是央行
數字貨幣的設計選擇。
三位美國銀行業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分別是: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應用
金融科技研究負責人鮑勃班奇(Bob Bench)、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和數字化專家索尼婭達維多維奇(Sonja Davidovic)、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數字貨幣倡議組織兼前英格蘭銀行官員羅夫萊阿里(Robleh Ali)。他們一直認為,中央銀行尚未弄清楚是否應該通過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還是通過傳統的中心化系統來發行數字貨幣。
與會專家認為,盡管
加密貨幣提供了更有效的財務模型,但在隱私性、互操作性和持續轉移價值等方面依然存在某些弱點,或者說――至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索尼婭達維多維奇表示:
“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宣傳,人們可能只是因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很受歡迎并迅速發展就以為應該選擇這項技術。這項新興技術肯定發生在區塊鏈上,但現在的結果是,我們看到嘗試使用相關技術的中央銀行并沒有正確的概念驗證、通過公開招標過程選擇供應商、或是征求意見或建議去測試這些技術。”
索尼婭達維多維奇補充稱,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可以提供很多選擇,包括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編程以執行特定功能,以及在貨幣之上構建智能工具以追蹤交易等。但是,研究人員目前尚未發現能夠保障用戶隱私和互操作性的方法――尤其是互操作性,中央銀行之間必須進行協調才能實現,而且還要使新建的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網絡和傳統法定貨幣網絡之間能夠進行互操作。
索尼婭達維多維奇認為,對于中央銀行來說,這些問題可能會帶來較為嚴重的風險,因為他們通常無法正確評估技術和供應商。事實上,中央銀行可能會把一些工作外包給商業供應商和第三方來完成,這樣會帶來額外風險。索尼婭達維多維奇補充說道:
“這是最薄弱的環節,你可以擁有一個安全的系統,但是如果操作系統的人無意打開了一個網絡釣魚電子郵件,或是未能發現安全漏洞,那么將會對你的系統安全性構成巨大威脅。央行數字貨幣肯定不能直接復制加密貨幣模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