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技巨頭們不會輕易去炒作風口,但是面對
區塊鏈這一革命性技術,以阿里、騰訊、京東、
百度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低調布局中已收獲不少成果。
阿里巴巴的區塊鏈專利基本來自支付寶的螞蟻區塊鏈團隊。成立于2016年的螞蟻區塊鏈目前已經落地超過40個應用場景,包括商品溯源、
公益溯源、跨境匯款、
供應鏈金融和電子票據在內,與多個行業融合。
騰訊方面,在目前已落地的騰訊
區塊鏈應用中,區塊鏈電子發票項目“稅務鏈”、供應鏈金融項目“微企鏈”、司法存證項目“至信鏈”和城商行銀行匯票項目均取得一定的成果。
京東數科早在2017年3月便在ABS云服務中引入
區塊鏈技術。目前,京東數字科技已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近200件。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已累積有超13億條上鏈數據,與700余家品牌商開展了溯源合作,共計有6萬以上SKU入駐,逾600萬次售后用戶訪問查詢。
從2015年開始,百度入場試水區塊鏈研究,并不斷推進技術發展和業務場景的應用。到2019年9月,百度鏈上存證量破億,包含版權、溯源、廣告、醫療、金融等多場景、多種類數據;百度與
青島仲裁委合作的區塊鏈司法系統上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