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區塊鏈技術作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項熱門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回顧了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行業適用性判斷準則,并對交通基礎設施建造與養管、交通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高速公路收費和物流四個領域的區塊鏈技術的適用性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初步應用設想和展望。
本文簡要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歷程,針對交通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對交通基礎設施建造與養管、交通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高速公路收費和物流四個領域的區塊鏈技術的適用性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初步應用設想和展望。
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區塊鏈概念在2008年由日裔美國科學家中本聰第一次提出,其本質是帶一個時間戳的分布式存儲數據庫,并通過點對點傳輸、加密存儲和驗證技術、共同管理的組網方式解決了互聯網中心化服務器數據存儲的信任問題。隨后在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電子貨幣中作為底層技術進行實際應用,這就是區塊鏈1.0,即:去中心化的
數字貨幣應用。
2014年開始,區塊鏈在
金融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擴大,以“
以太坊”為代表的平臺級應用出現。以太坊作為一個平臺,提供各種模塊讓用戶用以搭建應用。在平臺上應用的本質是建立一個智能合約,這是以太坊技術的核心。以太坊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合約編程環境,通過合約的開發實現各種商業與非商業環境下的復雜邏輯編程,讓區塊鏈技術不僅僅是發幣,而且能夠提供更多的商業、非商業的應用場景。這就是區塊鏈2.0時代,即:數字資產金融應用或企業級應用。
區塊鏈1.0和2.0均還停留在數字貨幣和金融行業的應用上,到了區塊鏈3.0已經擴展到金融之外的各行業應用場景。區塊鏈3.0是指區塊鏈在金融行業之外的各行業的應用場景,能夠滿足更加復雜的商業邏輯,區塊鏈3.0被稱為互聯網技術之后的新一代技術創新,足以推動更大的產業改革。所以區塊鏈3.0將更加具有實用性,利用區塊鏈,可以不再依賴于第三方或某機構獲取信任并建立信用特性賦能各行業。區塊鏈3.0或將改變互聯網時代的“生產關系”,能夠通過實現信任的方式提高整體系統的工作效率。區塊鏈3.0也被稱為“價值互聯網”。
小結:區塊鏈1.0是區塊鏈技術的萌芽,應用范圍只局限于數字貨幣;區塊鏈2.0是區塊鏈在金融、智能合約方向的技術落地;區塊鏈3.0是繼互聯網技術之后的一次技術創新,將在各行業廣泛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