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觀點一解釋了為什么
比特幣近日暴跌,但卻不能解答比特幣是否是「避險資產」。
什么是「避險資產」?就是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會波動太大的一類較為穩定的資產,譬如黃金、美元等等。當像股票、債券這樣的風險資產暴跌時,避險資產可以起到「資產避風港」的作用。
雖然長期以來,
數字貨幣圈一直把比特幣塑造為「數字黃金」,但從比特幣這一周的價格表現來看,「數字黃金」遠不及真正的黃金,令人失望。
為何中美貿易戰、蘇萊曼尼被暗殺等事件下比特幣能夠大幅上漲,但在這一次全球股市下挫之時它卻下跌了呢?難道它只能對抗地緣政治風險,卻不能夠對抗全球性的
金融風險?我們究竟應該把比特幣視為「風險資產」還是「避險資產」?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對于這些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蔡凱龍有著較為深刻的看法。他在寫于2019年的文章《比特幣是安全的避險資產嗎?》一文指出,比特幣市場容量太小,避險特征不穩定,此外本身還自帶巨大風險,因此稱為“數字黃金”名過其實。
而在其最近撰寫的文章中,他又指出:“如果在3年前,那時候還沒有穩定幣,比特幣才有數字黃金的功能。穩定幣的出現,讓比特幣已經沒有明顯的避險功能,反而是波動大的風險投資。”
因此,雖然比特幣被
幣圈冠名「數字黃金」,但其本身更像是一個風險資產,不能用來對抗風險。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比特幣沒有價值呢?答案是否定的。
蔡凱龍認為,我們可以利用比特幣固定有限發行量特性,通過長期持有比特幣來對抗長期通脹。此外,比特幣具有與眾不同的價格走勢,因此可以成為另類資產組合中的最佳選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