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如果狹義的
區塊鏈支付,基于
比特幣或者
以太坊這些公鏈系統,由于要達到去中心化的共識,并發性低、效率很難保證。但如果廣義的區塊鏈支付,比如央行DC/EP法定
數字貨幣背后是中心化央行控制的系統,并發效率就非常高。
目前,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目前在央行層面秉承技術中性,區塊鏈系統并非是唯一技術選項。按照目前的設計,由于央行數字貨幣將主要應用于小額零售高頻場景,所以最為關鍵的就是滿足高并發需求。據央行官員透露的消息,定位于 M0 替代的央行數字貨幣交易系統的性能至少在 30 萬筆/秒以上的水平。
蔣照生告訴記者,這種性能要求當前的區塊鏈系統很少能夠達到,但這也不意味著
區塊鏈技術就無法運用于央行數字貨幣系統。根據穆
長春此前的發言,央行數字貨幣在設計過程中會汲取區塊鏈的內核,但具體內容只能等央行數字貨幣問世之后才能明確。
“要不是這次疫情打亂了步伐,今年年初就應該試點央行的數字貨幣。”王碩斌告訴記者,他時刻關注著DC/EP的進展,這對公司未來的戰略方向非常重要。目前正組織員工進行調研,跟現在的商戶,外貿企業、零售企業進行溝通,現在DC/EP具體細則還沒有出來,所以很難直接進行產品化的工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