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時代,為了實現愿景,需要什么樣的技術呢?
區塊鏈是一個基礎。區塊鏈可以提供的特性,一是不可篡改,二是公開透明,三是點對點的網絡。
再具體到一些細節如Web3.0技術棧,簡單的可以劃分為這幾層,最上層是客戶端,比如去中心化的瀏覽器。在這之下包含了一些協議支持的開發工具,對應API和特定編程語言。臉書的Libra有自己的編程語言Move,
以太坊也有自己的編程語言Solidity。再下一層是Layer2的協議,比如說Governance、State channels等。一個
區塊鏈應用不能隨意獲取互聯網上的信息,比如說想看天氣預報,區塊鏈不能直接提供這樣的數據,這里我們就需要Layer2協議棧中預言機協議,通過協議本身預言機機制獲取互聯網上的信息放在區塊鏈上。Layer1協議,就是廣為人知的區塊鏈底層協議,
比特幣、以太坊等各種各樣的公鏈,
聯盟鏈都采用了類似的底層協議,它提供了支撐整個Web3.0愿景的基礎。再往下是網絡層,如P2P網絡傳輸。
有了這樣的技術棧,才使得web3.0之路變得更加現實。在眾多的Layer1協議中,Polkadot的跨鏈協議擁有很多優勢,比如共享安全、互操作性等。Polkadot本身是基于Parity開源的Substrate開發的。Substrate作為一個通用的區塊鏈開發框架,既可以用來開發Layer1協議如跨鏈操作,也可以用來實現Layer2協議如預言機。
基于以上介紹的技術棧實現的早期應用有哪些呢?上圖列出了一些典型的的Web3.0應用。除了大家熟悉的公鏈系統外,還有一些網絡協議層的項目,更多的位于應用層,例如去中心的
金融服務如借貸。但對于非區塊鏈領域的用戶,有沒有真正的主流應用呢?目前其實沒有。是什么導致現在沒有主流的應用呢?在這里舉幾個例子進行解釋。
案例一,以太小怪獸。這是一兩年前在以太坊上特別流行的游戲應用。它的方法跟電子怪獸一樣,你去購買這樣一個怪獸去跟其它的怪獸進行打斗,如果贏的話可以升級。游戲在初期很火爆,但是后來發現這個游戲太花錢了。如果把一個小怪獸升到四級要花15美金的交易費,一直支撐他打怪獸或者進行訓練。
案例二,以太貓。一兩年前比較火爆,大家可以購買各種各樣的加密貓,兩個加密貓可以再生成一個新的加密貓。最火爆的時候,有的加密貓價值十萬美金。但是也有問題。玩兒的人越多,手續費增加越高,因為以太坊的吞吐量只有這么多,如果大家想玩,需要用更高的手續費買到這樣一個加密貓,同時出生費也相應增加。現在加密貓應用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