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2019年是
區塊鏈里程碑式的一年。從過度狂熱和過度悲觀中回歸理性,區塊鏈延伸到
金融、政務、智能制造、
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等多個領域,主流廠商紛紛進入推動技術突破,商業化應用加速落地。
在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和司法存證等眾多場景中,開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以JP Morgan Coin、Facebook Libra等企業穩定幣與國家主權
數字貨幣,正在試圖重構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網絡。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正式將
區塊鏈技術定位為國家戰略,為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打開了巨大想象空間。一直以來,紙質票據存在開票數量大、印制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弊端,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
浙江區塊鏈電子票據平臺上線后,用戶僅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預約掛號、繳費、取票等流程,無需再到窗口反復排隊繳費、打印票據。
通過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在電子票據從生成、傳送、儲存到使用的全程中都可以蓋電子印章,全程可溯源、不可篡改,保證每個流轉環節都能快速確認票據的真實性,從而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結算報銷。
“以前去醫保部門報銷,整個流程大概需要12個工作日,商保報銷的時間更長,需要7~60個工作日。現在不用再拿著票幾處蓋章,點點手機,報銷款就能迅速到賬。”葉時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了解,其采用的開放
聯盟鏈,是介于聯盟鏈和供應鏈間的一種區塊鏈。能幫助小微企業、創業公司以更低成本在區塊鏈開放自己的應用,從而進到產業里來。螞蟻金服副總裁、智能科技總裁蔣國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塊鏈必須解決社會問題,服務于實體經濟,2020年區塊鏈開始“脫虛向實”,千萬日活上鏈量將是衡量產業互聯網繁榮的標志。
在數日前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的十大科技趨勢中預測,2020年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將進一步降低,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端、云、鏈各類固化核心算法的硬件芯片等也將應運而生,日活千萬的
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
經過不斷突破,區塊鏈正在技術層面慢慢變得成熟,早期提出的信任問題、隱私保護等問題通過核心技術的沉淀和升級,陸續得到了一些解決。新的一年,區塊鏈如何加速商業化場景落地,怎么樣在生態系統里挖掘商業價值,備受關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