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震認為,區塊鏈要想成功,有四個必要條件:
一是必須多方參與,包括多人或機構參與。人和機構可能是特定的,也可能像
比特幣一樣是不特定的。
二是多方參與并且都有積極性。如果沒有積極性,就很難操作。比如建立質量管理鏈和溯源鏈,這涉及到超市、門店環節,也就需要超市、門店參與其中的動力,如果沒有動力,僅靠管理是很難維持的。也許鏈條建成的前幾個月還行,但是時間久了無人參與,就很難持續。
三是真實性問題。很多人覺得區塊鏈里的數據都是真實的、無法篡改的,但是要保證數據在寫入前是真實的、沒有問題的。
四是實施難度。比如用區塊鏈來推進扶貧工作,那么區塊鏈的很多結點必然要下沉到貧困鄉鎮和農村,但有的地方連計算機系統都搞不明白,更何況實施區塊鏈,所以難度很大。
“網上有很多文章分析這種或那種鏈投入應用,但我認為,如果激勵機制形成不了,就會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要么區塊鏈建成后難以運行,要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激勵是區塊鏈必不可少的因素。目前很多
區塊鏈項目還解決不了以上四個問題。當然,區塊鏈項目發起者的初衷不一定是壞的,也想落到實處,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落實。在技術上把鏈建立起來沒有問題,但很多結點投入成本很高,無法盈利。”吳震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