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
區塊鏈技術與數據安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簡稱“重點實驗室”)承辦的工作交流會1月11日在
北京召開。圍繞“鏈向未來——
區塊鏈技術賦能產業變革”主題,與會專家就區塊鏈技術發展以及在各領域應用落地中的經驗展開交流與探討。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李琰調研員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區塊鏈技術支撐可信數據有序流動,對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重要作用。作為行業管理部門,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能力培育和應用落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區塊鏈相關產業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等工作。下一步,信息技術發展司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一是跟蹤分析前沿動態,加快完善頂層設計;二是加強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發,持續提高創新能力;三是加快應用落地步伐,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四是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構建完善產業生態;五是著力強化安全保障,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重點實驗室主任何小龍作了題為“攜手共進,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報告,重點介紹了實驗室2019年六大亮點工作:一是聚攏行業資源,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二是加強基礎技術研究,為產業應用提供技術保障;三是賦能產業變革,推動區塊鏈融合應用;四是創新
區塊鏈應用模式,深度參與“天平鏈”建設;五是基于自主創新底層技術,打造國家級數據保全平臺;六是探索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人才儲備建設。下一步,實驗室將持續聚焦區塊鏈關鍵技術研究,推動技術融合應用;堅持應用驅動,拓展行業研究領域;建立安全保障體系,推動區塊鏈安全有序發展;推動集成創新,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
會上,重點實驗室發布了《自動駕駛數據安全白皮書》。《白皮書》總結、梳理了自動駕駛數據的特點及產生流程,并按自動駕駛功能的實現流程提出了數據分類方法,依據數據安全遭受破壞后所產生的影響和危害程度,對自動駕駛數據進行了分級。按照采集層、通信層、平臺層、應用層的技術架構,系統分析了自動駕駛數據安全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體系,提出了相應的防護技術和建議。
當天,重點實驗室還發布了《鏈向未來—區塊鏈人才培訓計劃》。2020年,實驗室將組織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區塊鏈管理、應用、開發等環節開展定制化多層次人才培訓,培養緊缺人才,助推行業健康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