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零壹智庫統計,截至2019年12月1日,我國共計有15家銀行申請了
區塊鏈技術相關專利,專利申請數量合計達到433件。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三家銀行分別是微眾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其數量分別為288、50和40件。1. 2016~2019年12月,銀行業申請的區塊鏈專利從11件增至433件
2016年~2019年12月,銀行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從11件增長至433件,數量翻了39倍左右,參與區塊鏈專利申請的銀行從2家增至15家。
從專利申請時間來看,我國銀行業
金融機構申請區塊鏈專利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中國銀行和微眾銀行分別申請了7件和4件區塊鏈專利。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普及,以及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需要,區塊鏈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安全隱密等特性,受到越來越多銀行的關注。同時也也吸引了一些銀行投入時間、人力、資金去研發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申請區塊鏈專利的銀行業逐漸由2家增至15家,專利數量增至433件。
2. 2019年1~11月,銀行業申請了284件區塊鏈專利,微眾銀行占81%
據零壹智庫統計,截至11月底,2019年共計有9家銀行申請了區塊鏈相關專利,專利數量合計284件,比2018年增長了近2倍左右。
其中,微眾銀行以229件排在首位,占到2019年(1~11月)新增專利總數的81%;排在第二的是工商銀行,在2019年申請了35件,占總數的12%;其余7家銀行專利申請數量均在10件以下。
相較2018年,申請區塊鏈專利的銀行數量從11家縮減至9家,而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則從95件增至284件,成為增長幅度最高的一年。造成區塊鏈專利數量大幅度上升可歸結于微眾銀行,在2019年1~11月,累計申請229件區塊鏈專利。
3. 微眾、工行和中行是我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家銀行
截至2019年12月1日,我國共計15家銀行申請了區塊鏈相關專利,排在前3的銀行分別是微眾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
按照專利申請數量可分為3個梯隊: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0件的,僅微眾銀行一家;專利申請數量在10~100件之間的,有4家,分別是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和
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專利申請數量在10件以下的,有10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