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銓:華為、騰訊、阿里等科技互聯網巨頭有技術儲備也應該有意參與臉書開啟的新貨幣競爭。中關村
區塊鏈產業
聯盟理事長元道在朋友圈表示:“共享經濟+通證,人人參與網絡中繼節點、邊緣計算節點、記賬共識節點……中國版Libra從5G做起。”我們是否應該給這些科技互聯網巨頭試驗的空間?他們的全球用戶數量跟Libra不是一個量級,如何競爭?您認為中國版Libra應該是什么樣的?
蔡維德:最近一個月,有多家的國外銀行跟我聯絡,包括美國來的銀行。大家肯定覺得很奇怪,為什么美國的銀行會跟我聯絡?因為Libra的出現,不止是影響到各國央行,各國的商業銀行,而且也影響到美國的商業銀行。這是跨國際的一件事情,不是每一件事情在美國本土都會受益,事實上對美國的一些商業銀行反而會有極大的傷害。
他們來找我的目的也是希望多認識一些中國朋友,能夠跟中國的銀行或者公司一起合作,在國外發行穩定幣或是一些其他的
金融計劃。因為他們希望跟中國合作,能夠制衡Libra。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論哪一家公司準備跟Libra競爭,必須具有下面三個條件:
一個條件是他能夠控制,或者他擁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比如說像臉書這樣有27億客戶,或者說潛在的客戶。這么大一個市場,肯定會有超過100家公司,愿意每一個單位都給它1000萬美金,來加入Libra的組織。
第二件事情是要接受政府的監管。今天有多少的數字代幣會說愿意接受政府的監管?其實大部分的數字代幣,如果有可能都要逃避政府的監管。現在Libra的監管比一般國家的數字代幣,或者說數字股票的監管都還要復雜,因為它是國際性的,不但要受美國政府的監管,也要受其他國家政府的監管。
可以看到,臉書在美國國會聽證會采取一個非常低調的態度,他們一直說愿意跟監管單位合作。而且在發出白皮書之前,他們早就與美國政府以及美聯儲溝通,得到他們的許可和祝福之后,才推出白皮書。可以看到,他們在說話的時候,以及他們在聽證會所講的話,他們的互答,其實有許多單位臉書都已經跟他們打通消息的。
第三個就是要有一個高超的原創的技術。這個技術不能像IBM的超級賬本,
以太坊或者
比特幣。IBM的超級賬本不能支持超過30家銀行做支付,因為超過30家,它在2018年實驗就證實做不了。摩根大通銀行在2019年5月也表示,超級賬本不是區塊鏈。
中國不論哪一家公司,或者世界哪家單位,如果要跟Libra競爭的話,都要過這三關。
首先,我們要知道臉書穩定幣一個非常厲害的事情,就是他不是今年才開始策劃這件事情,他在幾年前就開始策劃,大衛馬庫斯加入臉書的時候。Libra白皮書寫得非常平淡,而且好像沒有亮點,事實上,我每次看的時候,我覺得它的亮度是一萬度,雖然非常平實卻都打到要害。
它說以太坊等都不能支持大型交易,而且它堅持使用拜占庭,堅持可以做負載均衡。這不就是我2016年就開始一直講的?所以當我看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就知道臉書后面的技術是非常強大的。
后來我們又把臉書所發表的代碼下載,用泰山沙盒做相似度分析。分析結果,它跟現在所有的區塊鏈系統,我們找了大概三四十個區塊鏈系統,相似度是零,表示說他的代碼應該是原創的。
今天有許多的國家、單位,包括在2017年的時候澳大利亞還有一些其他國家,還有中國很多單位,宣布他們可以做百萬級交易,他們可以做各式各樣的事情,但是,很多單位后來就沒有聲音了。
因為有些事情不是光講或者新聞或者白皮書就能夠做決定,有誰真正敢拿他們的代碼在泰山沙盒里面做實驗,我們可以立刻知道他是不是原創的,它的性能到底多少。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實驗室里面,如果放在自己的實驗室,這個數據的輸出是非常容易的,他可以輸出任何的數據出來。
放在一個第三方測試平臺來測試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我們是第三方,我們拿了許多的代碼,我們拿了很多數據,可以看到哪些區塊鏈是真實的,哪些區塊鏈是假的。有些區塊鏈宣稱可以做每秒幾萬幾萬的交易,可是后來我們測試的時候發覺它一秒就89個交易,差得非常多。
我們當時做實驗的時候覺得是不是我們第三方測試公司弄錯了,我們污蔑了別人,后來我們又重新下載重新測試,最后做許多實驗發現,在他的白皮書里講了一句話,在開始的時候前面幾秒到達1萬。那當然是如此,因為開始做,如果是指那一秒兩秒項目啟動的時候,他這個數據可能是一個飛躍式的跳躍,在這么短時間之內它可以非常大。一旦拖上幾秒之后,它就直線型下降。在很短時間之內,因為系統啟動,可以有非常大的交易量,他就以這么一個交易量到處宣揚。
今天很多人說他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但到底真的能做到嗎?我再舉個例子,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做的一連串實驗,在商業交易比傳統數字代幣上交易要復雜得多。所以他們不用tps,而用rps。這點我在2017年做實驗的時候也發現同樣的問題,而且我寫了不少文章。
如果使用rps而不使用tps的時候,那么現在很多人講的百萬級多少萬級,都要除以5或者除以20才是真正的交易性能。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也是非常嚴重的,就是假設我們有監管之后,這個區塊鏈系統要怎么辦?就完全不一樣,所以加拿大央行在2017年的時候就寫了一篇報道,里面講到有一些所謂的企業版的區塊鏈,上面卻犯了許多根本不應該犯的錯誤,而且不支持監管又不可靠,但他要對別人講又安全又可靠。
2018年我就出了不少文章,講到應該根據PFMI(Principle for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原則》)來主導區塊鏈設計。所以,區塊鏈設計不能改變PFMI,而PFMI可以改變區塊鏈。
所以,如果歐洲央行或者英國央行突然要求,臉書系統必須要某種監管機制,那么,臉書必須改變他的區塊鏈來符合這個監管機制。臉書要服務許多的國家,所以它的系統會一直在變化,而且各國央行都非常聰明,會給他非常大的難題,所以臉書的系統會一直在改變。
而臉書為了符合監管,它的設計上面會有特殊的需求,而這特殊需求,必須真正做過實驗的人才知道。這不是拿了超級賬本,或是拿著一些以太坊、比特幣的代碼,就說我了解區塊鏈、交易,其實還在非常的遠。
2019年5月,我在美國發表一篇論文,是跟清華大學合作,就講到區塊鏈設計會因為監管的需求而大作改變,而這改變會讓后來的區塊鏈設計跟現在的區塊鏈設計大不相同。
今天要是有一個公司或者銀行,說要宣布做穩定幣的話,那么他就必須預備著把設計公開,并且能符合各國的監管,這是一個非常長的一個流程,一個過程。
如果有一個人拿一個以太坊的系統或超級賬本系統,別人會怎么講?別人會說,你能支持20億的客戶嗎?你連34家銀行都不能支持,何況億級的客戶?你的交易性能這么小,不要說臉書級的,你連Visa級的都達不到。
有人說這個技術非常成熟,我可以有這技術。其實,大部分人想說我可以拿到臉書的代碼,所以臉書的全部技術我都可以有。很好,但是非常大的一個可能性,臉書代碼以后不是完全開放。特別是關于監管方面的代碼,他可能是不會開放的。所以你就是拿到其他的代碼,沒有拿到監管代碼也是不能用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這么簡單,隨便就說我有代碼,我有技術,其實你可能根本就沒有,只是你可以拿到公開的代碼,或者得到一些課本的知識,你離真正的系統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另外,如果是要在國外發穩定幣,還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今天在中國我們抄襲別人的系統,我們認為是很自然的。中國許多項目都是從開源軟件里出來的,我們都以學習開源軟件而自豪,而且中國也因為開源軟件得到非常大的幫助。
今天如果我們要開辟一個跨國穩定幣做跨境支付,當別人看到,怎么你們中國公司使用的是美國技術或者其他國技術。他們會說,你們就是抄襲貓,英文叫做copycat,你們就是抄襲別人的。所以在中國可以,可是到國外頭都抬不起來了。
所以,今天我們要做穩定幣,其實還有一大段距離,還有很多事情要克服,不只是監管,技術、市場各方面都還要克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