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世界,個人會產生出很多數據,個人的基因數據、醫療數據、教育數據、行為數據等,這是發展
人工智能特別需要的。很多數據都是掌握在中心機構里面,沒有達到真正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的產生,能夠產生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市場。
我把區塊鏈的整個理念用一句話來描寫,叫“In Math we trust”,這種理念是建筑在數學基礎上的。整個區塊鏈和整個信息技術領域里面最基礎的東西,是基礎數學,是能在數據市場里面保護個人隱私,又能夠做出合理的統計性的計算。比如有一種非常神奇的計算方法叫零知識證明,它能夠向你證明我的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但又不告訴你真正隱私的數據在哪兒。
有了區塊鏈之后,數據市場能夠使社會變得更加公平。現代社會最大的不公平是人們容易歧視一些少數派。但在機器學習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那些少數派擁有的數據。如果今天機器學習的精準率達到90%了,使90%提高到99%,它需要的不是已經學過的數據,而是跟以前不一樣的數據。往往是少數的數據對機器學習來講是最有價值的。一旦我們的數據建筑在區塊鏈的基礎上,再加上這些奇妙的數學算法之后,我們就能夠擁有良性的數據市場。在這個世界里面,達成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互相共存的理念,它們是會最有價值的。
整個區塊鏈,大眾對它的認識還不是最根本的第一性原理認識。用最基本的物理學原理來講,達成共識就好比大家都同意同一個“賬本”,相當于在物理學里面,磁鐵本來是雜亂無章的,但到了鐵磁態里面它們指向的方向都是同一樣的。
達成共識在自然世界里面也有,這種現象叫熵減的現象。達成共識,大家都朝一個方向的話,這個狀態的熵遠遠比雜亂無章的熵要小。達到這個共識是非常難的,因為熵總是在增的。
在區塊鏈上能達到一個共識系統都是用一種算法,需要消耗能量。這件事情聽起來不合理,賬戶為什么要耗費能量,但從物理學第二定理來講,這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情,因為達成共識本身是熵減,但整個世界的熵一定要增加,所以在達成共識的同時一定要把另外一些熵排除出去。這種沒有中心化的機制跟自然世界里面磁鐵從雜亂無章的狀態達到有序的鐵磁狀態非常相像,消耗能量付出代價也是必然的趨勢。
所以理想的信息世界,是未來每個人擁有自己所有的數據,完全去中心化的儲存,這樣黑客也不可能黑每個人的數據。然后用一些加密的算法在區塊鏈上真正能夠達到既保護個人的隱私,又能夠做出良好的計算,不會發生像Facebook中很多個人的數據被盜用那樣的事情。
今天我們要解決的量子計算、人工智能、
區塊鏈技術的問題,都是整個人類的問題,中國科學家會面臨非常大的機遇,除了要把應用科技做好,還應該有真正原創的基礎科學突破,比如上述介紹的物理和數學原理,盡管這些東西聽起來比較抽象,比如熵增原理,正負電子。世界的奇妙,正在于基礎科學能夠給整個信息技術行業提供廣闊的全新發展前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