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量子計算之前,先講一講跟“天使粒子”有關的科學發現故事。現代很多有意思的科學發現,都跟哲學觀念的改變有所關聯,包括中華民族那些根深蒂固的古老哲學觀念。比如,好像世界從來都是正負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這種對立的世界觀,在基本粒子的物理世界里也有呈現。
歷史上曾有一位非常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他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在統一的過程中他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數學運算,開了一個根號。在開根號的時候,始終會出現正負兩個解,一般人可能只關心“正解”,不關心“負解”。狄拉克把“負解”解釋成所有的粒子必然有反粒子,并預言所有的粒子必然有反粒子。
1928年的時候,物理界并沒有發現反粒子,大家都對他提出非常大的質疑,說他的方程肯定不對。他堅持自己的方程是對的。過了5年,他非常幸運,果然在宇宙輻射的射線里面,物理學家找到了電子的反粒子,就是正粒子,命名為狄拉克海。
此后,基本粒子物理了有質子找到了反質子,有中子也找到了反中子,并且得到了應用。比如正電子在醫療領域里面已經有了廣泛應用,有一種醫療測試叫PET,利用正電子和負電子可以成像,要測阿爾茲海默癥,最好的辦法就是做PET。
今天,中國人對科學發展非常關心。科學發展最大的驅動力是什么?我認為是對生活的好奇心。歷史上的理論物理學家,如牛頓,在蘋果樹底下,蘋果掉下來激發了他的靈感,萬有引力就發現了。愛因斯坦在坐電梯的時候,感覺到電梯的上下和引力的作用非常相似,由此創造了偉大的廣義相對論。
另外,科學的發展應該不迷信權威。狄拉克成為非常有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后,科學家都非常堅信在世界上有粒子,必然有反粒子。但另外一位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馬約拉納,他出于好奇心,問世界上會不會有一些粒子并沒有反粒子?他發明了馬約拉納方程,這個方程奇妙地描寫了有一種粒子沒有反粒子,或者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反粒子。
后來,整個物理學界都在找夢寐以求的兩個粒子,一個粒子叫“上帝粒子”,2012年在歐洲的加速器中找到,預言它的那位物理學家希格斯得了諾貝爾獎,還有一個就是“馬約拉納費米子”。
我是做理論物理工作的,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一般是作出預言,讓實驗物理學家來測試。我的實驗小組在2010年的時候就預言了在一個組合型的器件里面可以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不過我們還需要找到一個信號能夠證明這種粒子的存在。
有一天,我想馬約拉納粒子只有一面,沒有反面,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它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我們理論小組做了大膽的預言:既然馬約拉納粒子跟通常粒子不一樣,在某種意義上它只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所以它的電導率會不一樣,通常的粒子電導率是0、1、2、3整數倍,它必然會導致半整數倍的電導臺階。我們預言它會有0.5或1/2的臺階。后來我們理論小組就和實驗小組做了一個緊密的合作,做了實驗觀察,的確在0.5的地方,大家可以看到是實驗的原始圖案,在0.5的地方出現了臺階,證明了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我們取名為“天使粒子”,大家非常喜歡這個名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