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以來,以
比特幣、以太幣為代表的
數字貨幣價格瘋漲,推動了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的繁榮。國內外各類基于
區塊鏈的數字幣、代幣發行與交易的平臺已經多得數不勝數。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初期,各平臺都專注于核心業務,在信息安全方面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導致安全建設嚴重滯后,因此出現了不少安全事件。比如 2014 年日本比特幣交易平臺 Mt.Gox,就因為遭到黑客攻擊而使其用戶丟失約 75 萬枚比特幣,并最終導致該平臺的破產。盡管有此前車之鑒,但近些年來,國內外數字貨幣交易平臺遭受黑客攻擊的事件仍時有發生,給平臺及其用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從信息安全角度來講,黑客能夠得逞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利用釣魚等手段進行身份冒用;二是利用相關交易平臺的網絡漏洞,其中也包含了弱密碼、密碼復用等導致的漏洞;三是內部惡意人員也令區塊鏈相關公司防不勝防。這三種情況導致了多種攻擊路線的安全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