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區塊鏈豐富了資產和資本的形成方式。比如,e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首次增列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而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它確權、流轉、定價等過程,區塊鏈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另外,基于區塊鏈運行的數字空間,將會產生與傳統資產完全不同的數字資產。這些數字資產和數據資產,在合法合規的創新機制下,可以轉化為資本。而資本的形成和增長,對于經濟發展、尤其是創新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的作用。
2. 區塊鏈從
數字貨幣中獨立出來,已經成為一個技術體系。簡單地從技術專利的角度看,就在
比特幣發行的2009年,就有9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區塊鏈專利申請,申請人不到60位(包括公司、大學、研究機構和個人),合計專利申請數量83條。到今年10月份為止,能夠統計到的全球有35個國家,6500多個申請人申請了24000多件區塊鏈的專利。這個技術體系其實已經非常豐富了。
3. 區塊鏈從小范圍小規模的應用嘗試,開始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階段。前幾年區塊鏈大多都是在小范圍、小領域的一些試驗性的應用,但是從去年到今年,尤其近期政策推動下,開始走向大規模的應用,比如說政務、
金融、醫療等等,主要體現涉及大規模的人群和大規模的產業,這是質的變化。
4. 中國成為
區塊鏈應用大國。從專利的角度看,中國從2016年開始,在區塊鏈專利的申請數量上就成為全球第一,在2019年新增的4765條區塊鏈專利申請中,68.3%的專利申請來自中國。阿里是全球申請區塊鏈專利技術最高的公司,申請件數超過1000條。
5. 區塊鏈從邊緣創新,逐漸成為主流技術。
區塊鏈技術是從"邊緣"開始的、不在主流應用領域、不在主流經濟范疇之內產生的創新,但是它逐漸成為主流技術,并且進入到國家戰略。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集體學習中對區塊鏈的重要性做了重要的闡述。國際上,以Libra作為一個標志性節點,全球主要的政府、央行、科技巨頭,已經把區塊鏈納入到戰略視野中。
6. 從技術范式的變革走向科學范式的變革,區塊鏈已經發展成一種科學,并且是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科學。所以數字資產研究院最近也發起成立了區塊鏈科學院,希望推動區塊鏈科學的發展和創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