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江蘇蘇州的吳江興盛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就是浙商銀行探索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受益者之一。
該公司主營紙箱輔料,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滌綸制造商恒力化纖供貨,銷售金額占公司銷售收入逾四成。此前,興盛包裝與恒力化纖多以商票結算,結算周期長、票據盤活難。“大企業給的訂單資金占壓公司流動資金,拖久了,企業受不了。”企業負責人回憶說。
對此,浙商銀行運用應收款鏈平臺為恒力化纖搭建了
供應鏈商圈。在平臺商圈上,恒力化纖采用“付款人簽發、承兌”模式向興盛包裝等其他供應商簽發應收款,并利用自己“閑置”的授信額度,向銀行申請保兌。與不易盤活周轉的商票不同,供應商們在這一平臺上收到區塊鏈應收款后,可以在浙商銀行直接變現或提用短期貸款,在線即可完成。
截至9月末,已有近60家來自
上海、江蘇、
浙江的上下游企業加入恒力化纖的商圈,累計簽發金額4.5億元,提用小企業短期貸款余額約2.3億元;恒力化纖在攜手浙商銀行幫助一批中小供應商獲取較低成本融資、共享
金融科技紅利的同時,也進一步梳理和鞏固了自身供應鏈關系,拓展了自身供應鏈“微笑曲線”。截至6月末,類似這樣的平臺,浙商銀行共落地1800多個,幫助8000多家企業融通資金1700多億元,切實疏通了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資金“堵點”。
實際上,作為國內商業銀行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先行者之一,浙商銀行早在2016年就推出基于區塊鏈的移動數字匯票平臺,成為業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核心業務的銀行;2017年,他們又開發了應收款鏈平臺、倉單通等“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產品,并相繼建設“財易云”個人理財交易平臺、同業資產交易平臺等,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的全覆蓋。
日前,浙商銀行的“一種區塊鏈密鑰管理系統及方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成為為數不多在區塊鏈技術領域具有專利的商業銀行之一。目前,該行還有多項區塊鏈相關專利正在實審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